[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轻型铝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7685.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军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30/06;C22C1/02;C22C1/06;C22F1/04;C22F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轻型 钛合金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轻型铝钛合金,熔炼过程中,结合钛铝合金自身特点,添加Hf、V、B、Sn、RE元素,热处理中,控制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利用相变原理,细化合金晶粒,降低了其脆性敏感度,在室温下的塑性得到提升,达到26%以上,800℃高温下的塑性达到82%以上,高温强度好,成为一种理想的轻质耐高温结构材料,本发明提高了铝钛基合金的弹性模量,具有很好的抗蠕变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制备得到的铝钛合金具有轻质、耐高温特性,加工得到的结构铸件整体性能好,不易产生裂纹,一次成型,可靠性高,加工成本低,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轻型铝钛合金。
背景技术
由于铝合金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国内外的许多汽车零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铝合金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及铝合金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海洋工业、电力系统和航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不仅需要较低的密度材料,还需要较高的耐热性,可满足发动机减重以及提高使用温度的设计要求。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高温性、降低密度,向合金中添加镍、钛元素,有效的实现了该目的。然而,镍-钛-铝合金在室温下的塑形很差,难以加工成结构部件,制约了铝钛合金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轻型铝钛合金。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轻型铝钛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元素:Si占7.2-9.0%、Hf占0.6-0.8%、B占0.2-0.3%、Cu占1.2-1.6%、Zn占0.8-1.0%、Mg占0.20-0.24%、Mn占0.5-0.7%、V占0.12-0.15%、Sn占0.3-0.4%、Al占48-52%、RE元素占0.02-0.03%、剩余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主要制备技术手段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钛合金制备原料置于电阻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前,抽真空至80-100pa,然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炼,先加入Al、Mg,全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Cu、Zn、Mn、Si,全部熔融后,最后加入Ti、Hf、V、Sn、RE元素和B,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精炼时间为8-10分钟,精炼后轻微搅拌,静置5-8分钟后除渣;
(2)将精炼得到的合金熔体浇注到预热的陶瓷型壳中,进行熔模铸造,离心浇注转速为315-330转/分钟,浇注结束后使用水冷方式加快降温速度,降温速度达到26-30℃/秒,完全凝固,得到合金铸件;
(3)对加工得到的铸件进行热处理:先将铸件加热升温至1320-1350℃,保温6-8分钟,然后水冷至80-100℃,继续升温至1150-1160℃,保温5-6小时,空冷至120-130℃,再次升温至1200-1240℃,保温3-4分钟,油冷至880-900℃,进行空冷,冷却至室温即可。
所述精炼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氯化钾13-15份、氯化钠11-14份、氯化钙7.5-8.0份、氯化镁5.5-6.5份、氯化钡1.5-2.0份。
所述陶瓷型壳的面层耐火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锆和氧化镍按照质量比为1.3-1.5:0.45-0.48:0.14-0.16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氩气流量为7.5-8.0升/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陶瓷型壳预热温度为305-310℃。
所述RE元素中Y占23-25%、Sm占17-22%、剩余为S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军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军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