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强度试验用加温冷却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7306.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玲;郜伟强;高鹏;孙文辉;王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5/14;F25D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卫媛媛 |
地址: | 610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轮盘 强度 试验 加温 冷却 一体 装置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强度试验用加温冷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保温层(1)、加温体(2)与冷却体(3),其中:
保温层(1)为圆形空腔结构,保温层的内部用于放置航空发动机轮盘;加温体(2)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发热体,冷却体(3)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管,每个冷却管内通有冷却介质;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包括加温区域和冷却区域,保温层(1)内部下表面包括加温区域和冷却区域,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加温区域和下表面的加温区域相对设置,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冷却区域和下表面的冷却区域相对设置;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加温区域和下表面的加温区域均设置加温体(2),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冷却区域和下表面的冷却区域均设置冷却体(3);保温层(1)内部下端的加温区域和冷却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测温孔(4),保温层(1)内部下端的中间区域设置第二测温孔(5),所述第一测温孔(4)和第二测温孔(5)的直径范围覆盖航空发动机轮盘;
采用上下炉盘对称结构,将环形一周的加温区(12)、加温区(13)、加温区(14)、加温区(15)改为半环型,增加与加温区(12)、加温区(13)、加温区(14)、加温区(15)对应的冷却体(3),通过控制加温区相应位置的加温功率,以及冷却区相应位置的冷却介质流量、压力来建立持续稳定温度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加温区域和下表面的加温区域均通过机械固定方式设置加温体(2);
保温层(1)内部上表面的冷却区域和下表面的冷却区域均通过机械固定方式设置冷却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固定方式包括螺栓固定和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包括电阻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1)外预留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加温区域的多个发热体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用于独立控制每个发热体的加温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层(1)外预留冷却介质供路接头和回路接头,所述供路接头和回路接头均与冷却区域的多个冷却管连接,用于给每个冷却管提供循环冷却介质,调节冷却管内冷却介质流量和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温体(2)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弧形的发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体(3)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弧形的冷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7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