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794.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0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创驰螺旋桨厂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氧机 叶轮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包括倒锥形的外壳,外壳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安装驱动源的顶板,顶板的底面与外壳的内侧面围成离心腔,顶板的周向侧壁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形成离心腔的出口,外壳的中心开设有进水口,离心腔内安装有多个内叶片,多个内叶片绕进水口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驱动源用于驱动所有内叶片绕进水口转动。驱动源驱动内叶片转动时,内叶片推动离心腔内的水,使离心腔内水产生离心力,离心腔内的水能够沿着外壳的内壁直接从出口处甩出,从而形成扬水的现象,由于内叶片只需要带动离心腔内的水,只需要较少功率即可使水出现较大的扬程,从而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进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氧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增氧机可以分成吸入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等,其中,叶轮式增氧机应用最广。
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是在外壳的外表面安装叶片,通过驱动源驱动叶片转动,形成体外搅水来达到增氧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在体外搅水时,叶片需要克服外部水共同施加的压力,功耗会很大,导致水并不能很好地与空气接触,实际增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增氧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增氧机的叶轮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安装驱动源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与外壳的内侧面围成离心腔,所述顶板的周向侧壁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形成离心腔的出口,所述外壳的中心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离心腔内安装有多个内叶片,多个内叶片绕进水口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顶板用于安装驱动内叶片转动的驱动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外壳会安装在水面上,外壳的中部浸没到水中,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离心腔内,驱动源驱动内叶片转动时,内叶片推动离心腔内的水,使离心腔内水产生离心力,离心腔内的水能够沿着外壳的内壁直接从出口处甩出,从而形成扬水的现象,由于内叶片只需要带动离心腔内的水,只需要较少功率即可使水出现较大的扬程,从而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进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可选的,安装在顶板上的驱动源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固定在顶板上,所述内叶片均固定在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外叶片,多个外叶片绕外壳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驱动源带动外叶片和内叶片一同转动,将扬水和搅水一起结合起来,加大水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增氧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分别与内叶片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处在相应内叶片背离转动方向的一侧,且支撑板与相应的内叶片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叶片在转动过程中需要承受水产生的反作用力,为对内叶片进行保护,通过加强筋将支撑板和内叶片连接在一起,将水的反作用力分散到加强筋和支撑板上,提高内叶片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引导板,多个第一引导板与内叶片一一对应,第一引导板的一端连接在相应内叶片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上,第一导向板的另一端延伸到外壳的周向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板作为内叶片的延伸,第一引导板对从离心腔内甩出的水继续进行引导,并最终将水抛出,使水的扬程更大,影响的水域更广。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导板迎向转动方向的一侧侧壁与外壳内侧面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弧形过渡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创驰螺旋桨厂,未经台州市创驰螺旋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