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6790.7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 厂尾水 水质 提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通过放置生态礁石减缓水域流速,拦截大部分悬浮物,利用微生物、藻类的生物特性,进行原位净化水体中氨氮、CODcr、总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本工艺施用效果明显,工艺简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城市污水排放量,污水治理工作却止步不前。当前,我国众多城市污水都是流向各地面河流或浅层地下水,且人类社会的主要供水来源于河流湖库,虽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但其CODcr、总磷、氨氮等指标仍然偏高,处理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体中,对水体富营养化仍然是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存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通过放置生态礁石减缓水域流速,拦截大部分悬浮物,利用微生物、藻类的生物特性,进行原位净化水体中氨氮、CODcr、总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本工艺施用效果明显,工艺简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区布设1个以上的生态礁石,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由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整体结构为透水网状,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礁石内部设置生物栖息槽,所述生态礁石底部设有曝气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布设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其上固着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所述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真菌和细菌,如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转化或吸收水体中的硫化物、氨氮、硝态氮盐、总磷等净化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藻类净化区由叶绿素探头、人工光源、藻类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叶绿素含量,监测叶绿素含量对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和判断藻类健康状况、实现数字化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述的人工光源为LED灯,为藻类生长补充光源,所述的藻类固定装置中固定的藻类可以是小球藻、栅藻、螺旋藻、鱼腥藻等有益藻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离池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所述的藻类回收装置对退败及疯长的藻及时进行回收,回收的藻可制成水产饵料、藻粉、饲料添加物等,或直接用于浇灌土地,增加土壤肥力,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与生物滤池连接的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藻类随水流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床由滤料组成,主要成分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4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中间是一根空心立柱,底端与设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衔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有喷水孔口,孔口直径为10-15mm,间距不等,越接近池心间距越大,使滤池单位面积接受的污水量基本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