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5233.3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李云全;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计算机网络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包括线上主机和通讯端口扩充装置,所述通讯端口扩充装置包括一个线上主机端口和若干待测计算机端口,所述线上主机与控制模块、网络模块、检测模块和数据库服务器电性连接。通过线上主机控制待测计算机在数据库的支撑下进行系统检测、配置检测、硬件检测、软件检测、网络连通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增加了计算机系统检测的项目,计算机检测更彻底,提高了计算机各方面的性能,使计算机的质量更好,同时将所有测试过的计算机各项数据分组存储在一起,丰富了数据集,使计算机检测跟更加快速方便准确,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其中计算机又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常见的形式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现有的计算机的网络测试只能通过人工检测最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对于计算机的这样检测非常的麻烦,耗费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工作量,在现有技术上,发明一个测试系统,能够使计算机产品需要与网络上的数据进行相互的交互,保证了计算机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数据兼容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解决了计算机性能检测不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包括线上主机和通讯端口扩充装置,所述通讯端口扩充装置包括一个线上主机端口和若干待测计算机端口,所述线上主机端口与线上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待测计算机端口与待测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待测计算机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线上主机与控制模块、网络模块、检测模块和数据库服务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搜索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数据对比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和开关模块。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系统检测模块、配置检测模块、硬件检测模块、软件检测模块、网络连通检测模块和网络安全检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运行流程包括以下:
S1.连接待测计算机
通过将多个待测计算机端口分别与待测计算机电性连接,将线上主机端口与线上主机电性连接,使待测计算机和线上主机相连;
S2.打开待测计算机
通过电源模块为待测计算机通电,再通过开关模块,使待测计算机开机;
S3.进行检测
远程主机通过输入模块向待测计算机发送检测命令,且每一次检测环节结束后,检测结果都会通过显示模块呈现在测试人员的面前,便于观测检测结果;
a.配置检测,通过线上主机登录待测计算机,在设备命令行的特权模式下,使用‘DxDiag'命令查看系统配置,并对待测计算机进行跑分运算;
b.硬件检测,通过硬件检测模块,检测待测计算机的硬件是否正常;
c.系统检测,通过线上主机远程控制待测计算机,检测待测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d.软件检测,通过线上主机控制待测计算机,检测待测计算机内置软件是否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未经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5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景区用便携式英语翻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