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5083.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贞文;郭琪;江正星;孙承益;诸一波;朱宁睿;王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睡眠 自动 调整 颈椎 位置 智能化 枕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包括外部软质层,所述外部软质层的底部设置有刚性层,所述刚性层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竖置气管,所述竖置气管的数量为四个。该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通过外部软质层、刚性层、吸音层的配合使用,采用外部软质层和刚性层的双层设计,双层设计使产品既提高了稳定性又满足了对舒适度的需求。同时利用吸音层可以降低气体加压机构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提高了该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9661143U)提出的一种颈椎痛治疗枕,包括壳体,内部壳体,底板,中部的内腔以及弹性体,通过电机驱动转盘运转,使弧形凸起以上的柔软体对颈部进行按摩,缓解颈部疼痛,同时通过加热件的设计,能够对治疗枕进行加热,具有一定的磁疗作用,但是在使用时精度不够,弹性体组成的凸起结构数量少,每个弹性体凸起结构接触面积太大,无法实现精确到颈椎某个点的治疗矫正;患者无法了解自己的颈椎情况,无法对患者颈椎结构位置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治疗,选择性低,比较单一;无法在使用者在睡眠条件下使用;机械运动弹性装置给予使用者的感觉不够舒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睡眠时自动调整颈椎位置的智能化枕头,包括外部软质层,所述外部软质层的底部设置有刚性层,所述刚性层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竖置气管,所述竖置气管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刚性层的上表面开设有位于第二凹槽内侧的第三凹槽,所述刚性层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气体加压机构,四个所述气体加压机构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竖置气管的一侧相连接,四个所述竖置气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置气管,所述横置气管位于第三凹槽的内腔,所述横置气管的上表面设置有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内腔设置有气道支撑活塞,所述气道支撑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受器,所述竖直管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阀门机构,所述刚性层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
可选的,所述气体加压机构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吸音层。
可选的,所述活塞阀门机构包括安装盒、阀门控制电机、圆形板,所述安装盒固定连接至竖直管的一侧,所述安装盒的内腔设置有阀门控制电机,所述阀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活动套接至竖直管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直径与竖直管内腔的直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控制芯片内部设有蓝牙连接模块,所述控制芯片与阀门控制电机以及压力感受器电性连接。
可选的,四个所述竖置气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的中部设置有电磁阀门,且电磁阀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竖置气管、横置气管以及竖直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竖置气管以及横置气管内腔的气压大于外部环境气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5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