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及其制作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4376.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明;崔志永;王志军;石红标;甄超;巩维屏;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B28B7/22;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姝尹 |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坡 植草砖 及其 制作 模具 | ||
1.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砖上下两端呈开口状,且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植草砖包括:
前壁(1),所述前壁(1)对应坡面低位的位置且垂直于地面;
后壁(2),所述后壁(2)对应坡面高位的位置且垂直于所述地面,且与所述前壁(1)平行;
侧壁(3),所述侧壁(3)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地面,两个所述侧壁(3)分别固定于前壁(1)和后壁(2)的两侧边,且与所述前壁(1)和后壁(2)构成矩形状;所述前壁(1)、后壁(2)、两个侧壁(3)的底端形成的底面(4)与坡面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和后壁(2)均呈矩形,且二者的长度相同,所述后壁的底端高于所述前壁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3)均呈直角梯形状,且二者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侧壁(3)的倾斜边位于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后壁(2)、两个侧壁(3)的顶部边缘相平齐,其厚度相等且构成的顶面(5)与所述地面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与所述底面(4)的夹角与所述坡面的坡度之和为9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楔体护坡植草砖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矩形筒体(6),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内部中空且顶部呈开口状;
第二矩形筒体(7),所述第二矩形筒体(7)内部中空且顶部呈开口状;所述第二矩形筒体(7)套设于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内部,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侧壁与所述第二矩形筒体(7)矩形侧壁的间隙对应所述前壁(1)或后壁(2)或侧壁(3)的厚度;
盖板(8),所述盖板(8)呈U型状,所述盖板(8)两侧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第二矩形筒体(7)侧壁之间的间隙相同,所述盖板(8)的底边宽度大于侧边宽度;所述盖板(8)的侧边和底边均倾斜置于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和第二矩形筒体(7)的间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底边宽度大于侧边宽度0.5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U型底端设置插接片(81),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与所述插接片(81)对应的位置开设插接槽(61),所述插接片(81)插接于所述插接槽(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61)沿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的高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矩形筒体(6)设有所述插接槽(61)的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盖板(8)与第一矩形筒体(6)顶面夹角的角度刻度线,相邻两个所述插接槽(61)之间间隔1°-2°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楔体护坡植草砖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81)呈端部向上且朝所述盖板(8)方向弯曲的片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3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