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路由器及微电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4215.3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蹇林旎;喻航;尚一通;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H02M7/797;H02M3/155;H02M3/1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熊文杰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路由器 电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路由器及微电网系统。该能量路由器包括:多个端口;DC/AC变流器单元,通过第一端口与交流子网相连接;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通过第二端口与直流子网相连接;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通过第三端口与储能单元相连接;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通过第四端口与外部电网相连接;控制单元,与DC/AC变流器单元、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及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均相连接。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能量路由器通过调整储能单元、直流子网和交流子网的能量流通通道,进而对微电网的能量进行管理,为交流子网和直流子网提供有效的功率支撑,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保证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量路由器及微电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力市场化的持续推进,传统源-荷单向的潮流模式正变为多向流动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负荷侧,在配置光伏等分布式电源,或是电动汽车等可调度负荷情况下,也能作为生产者为本地负荷供电,甚至出售电量给电网或是其他电能需求者。电能买卖双方的角色可以任意切换,电能流动的多样性大大增强。为满足未来电网对电能控制复杂多样的要求,能量路由器作为实现灵活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的核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能量路由器是一种集成融合了信息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实现分布式能量的高效利用和传输的电力装备。它能提供灵活多样的电气接口,方便各类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各种负荷接入,并为系统提供能流控制、无功补偿、电压变换等多种辅助服务,是支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备。能量路由器拓扑多采用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通过H桥级联以及高频变压器实现低压微电网与高压网络(通常为10kV)互联,取代传统工频变压器,在体积及重量上具有优势。
然而,此能量路由器拓扑仅能用于与高压交流网络互联,网-网之间低压交流/直流的互联需求并未考虑。此外,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多级变换也导致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系统控制复杂,可靠性有待考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考虑到交流负载接入需求,能够便于微电网灵活组网的能量路由器,以及一种既包含交流子网又包含直流子网的微电网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端口,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及第四端口;
DC/AC变流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交流子网相连接,用于为所述交流子网提供电压频率支撑;
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端口与直流子网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直流子网提供电压支撑;
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通过所述第三端口与储能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单元输出功率及吸收功率,以及平衡直流母线的电压,所述直流母线包括第一直流母线和第二直流母线;
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通过所述第四端口与外部电网相连接;
控制单元,与所述DC/AC变流器单元、所述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所述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及所述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均相连接,用于获取储能荷电状态信息,监测所述DC/AC变流器单元、所述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所述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及所述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的工作参数及工作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能量路由器,通过设置DC/AC变流器单元,兼容了交流子网;通过将控制单元与DC/AC变流器单元、第一DC/DC变流器单元、第二DC/DC变流器单元及可变拓扑变流器单元相连接,使得控制单元能够调整各变流器的运行模式,也就是能够调整储能单元、直流子网和交流子网的能量流通通道,进而可以对微电网的能量进行管理,为交流子网和直流子网提供有效的功率支撑,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及本地消纳效率,保证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AC变流器的交流侧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接,直流侧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