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3421.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荣胜波;张丽妮;朱军;张环宇;史勃;黄益泽;沙禹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B21D11/22;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型材双曲 成形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1)、压紧油缸立架(2)、压紧油缸(3)、上胎具(5)、下胎具(6)、下支撑台(7)、轴承座(8)、旋转内圈(10)、夹具(11)、齿条(12)及伸缩油缸(14),其中压紧油缸立架(2)、下支撑台(7)、轴承座(8)及伸缩油缸(14)分别安装于框架本体(1)上,所述压紧油缸(3)固定在压紧油缸立架(2)上,压紧油缸活塞杆(4)的一端与该压紧油缸(3)的活塞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胎具(5)的一端连接,所述下胎具(6)的一端安装于下支撑台(7)上,该下胎具(6)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胎具(5)的一端分别加工有与待成形型材(16)外形相匹配的槽型;所述旋转内圈(1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8)内,另一端安装有夹具(11),待成形的所述型材(16)的一端通过夹具(11)夹紧,另一端穿过旋转内圈(10)后位于所述上胎具(5)与下胎具(6)之间;伸缩油缸活塞杆(15)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油缸(14)的活塞连接,所述伸缩油缸活塞杆(15)的另一端连接有齿条(12),该齿条(12)位于所述旋转内圈(10)另一端的下方,所述旋转内圈(10)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与齿条(12)啮合的齿形结构,所述齿条(12)通过伸缩油缸(14)驱动沿伸缩油缸(14)的轴向移动,通过与所述旋转内圈(10)上的齿形结构啮合,带动所述旋转内圈(10)转动,进而通过所述夹具(11)带动型材(16)随旋转内圈(10)转动;所述压紧油缸(3)驱动上胎具(5)下压,与所述下胎具(6)共同压紧型材(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齿条(12)底部设有燕尾滑块(17),该燕尾滑块(17)容置于所述燕尾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圈(10)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9)与轴承座(8)转动连接,该旋转内圈(10)外伸于所述轴承座(8)的另一端为实心圆盘,所述实心圆盘的中间沿轴向开设有与型材(16)最大尺寸相对应、供型材(16)通过的通槽,所述夹具(11)固定于旋转内圈(10)的实心圆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9)的内圈与旋转内圈(10)之间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安装有光栅尺(13),该光栅尺(13)的定尺固接在框架本体(1)上,所述光栅尺(13)的动块安装于齿条(12)上,随所述齿条(12)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油缸(3)垂直安装于压紧油缸立架(2)上,所述压紧油缸活塞杆(4)通过压紧油缸(3)的驱动沿压紧油缸(3)的轴向上下移动。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高强度型材双曲成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压紧油缸动作:通过控制电磁阀驱动压紧油缸(3)落下,当检测压紧油缸(3)压紧到位的光电开关有信号后,继续保持电磁阀得电,始终使压紧油缸(3)压紧型材(16)使其不发生移动;
控制伸缩油缸动作:通过PID算法控制模拟量输出给比例伺服电磁阀控制信号,通过比例伺服电磁阀使伸缩油缸(14)逐渐加压伸出,根据齿条应行走的位移目标值进行控制;当达到位移目标值后,PID算法控制保持伸缩油缸(14)的位置不动,且停留保持时间若干秒后,伸缩油缸(14)卸压使型材(16)处于自由状态;然后根据光栅尺(13)反馈的齿条位移判断旋转内圈(10)实际旋转角度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是则结束当前操作,如果不是,则重复控制伸缩油缸动作步骤,直到旋转内圈(10)实际旋转角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释放型材:松开夹具(11),抬起压紧油缸(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压紧油缸动作步骤之前进行机构初始化:控制压紧油缸(3)抬起,将型材(16)通过吊装输送的方式摆放到位,夹具(11)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型材后,继续进料,依次重复控制压紧油缸动作、控制伸缩油缸动作、释放型材步骤,直接整根型材完成扭转双曲成形操作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4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