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件折弯模具及折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3337.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光;张明桥;冉雄波;梁启超;付朝政;傅明娇;李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7/16;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件 折弯 模具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件折弯模具及折弯工艺;冲头向下运动,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两端对锻件单边两点支撑,使锻件发生规则稳定变形,解决了之前技术锻件单边一点支撑发生非规则变形后出现的中心偏移问题;冲头继续下压,旋转轮的底面中部与第二台阶面接触持续发生旋转90°后,锻件在两个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成型;在旋转轮的底面中部与第二台阶面接触旋转时,锻件能通过与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间隔距离间隙排热冷却,解决了现有技术锻件变形时造成晶粒度粗大的问题;冲头向下运动,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两端对锻件单边两点支撑,使锻件发生规则稳定变形,解决了之前技术锻件单边一点支撑发生非规则变形后出现的中心偏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件折弯模具及折弯工艺,属于锻件折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U型锻件,如图4所示,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变形抗力大,晶粒度在高温下容易长大等因素,常用的弯曲成型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底部首先会被折弯,形成弧形底部,折弯时受力图如附图的图5所示,造成模具和坯料分离,容易出现中心偏移,造成锻件尺寸出现偏差;U型锻件在完成弯曲变形后,在最终成型阶段,由于底部为弧形,需要上模施加压力才能使整个底部变平整,成型时受力图如附图的图6所示,随着温度的降低,316LN材料的变形抗力非常大,对模具会造成较大的损伤,降低模具寿命;由于下模是一个封闭模具,且深度较深,锻件成型后出模难度比较大,使锻件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无法得到有效的冷却,造成晶粒度的粗大,导致产品最终组织粗大,降低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锻件折弯模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锻件折弯模具完成的折弯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折弯模具,包括:支撑底座、两个旋转底座,两个旋转底座以对称限位固定在支撑底座上;两个旋转底座上彼此远离的顶面均为平面的第一台阶面,两个旋转底座上彼此靠近的顶面均为平面的第三台阶面,第三台阶面低于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之间为弧形面的第二台阶面;
还包括两个旋转轮,两个旋转轮对应安装在两个旋转底座上,旋转轮底面的形状与旋转底座顶面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面形状对应;旋转轮的底面中部与第二台阶面接触后能发生旋转,并在旋转轮底面与第一台阶面、第三台阶面的平面重合后限制旋转,旋转行程能使铸件成型;
所述旋转轮上面为对应铸件成型后的单边凹口,两个旋转轮组成一个铸件成型后的完整凹口;
还包括与两个旋转轮上凹口对应冲头,冲头底部与固定有形状与铸件上面形状对应的压台。
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安装两个旋转底座的凹槽;所述两个旋转底座之间安装有能调节间隔距离的调节组件。
所述两个旋转底座相对远离端经能提供弹性阻尼力的多个伸缩件与支撑底座的凹槽侧壁接触,当旋转轮在第二台阶面上旋转产生瞬间向外力时,先被伸缩件吸收,而后旋转轮在第二台阶面上旋转向外力平稳时,伸缩件释放力,使得铸件变形稳定成型。
本发明一种使用锻件折弯模具完成的折弯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锻件先进炉加热至800~950℃,冲头上部与液压机压头固定连接;
步骤二,取出加热锻件对应放在两个旋转轮上,液压机带动冲头下压使得压台与锻件上部对应配合后稳定下压;冲头向下运动,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两端对锻件单边两点支撑,使锻件发生规则稳定变形,解决了之前技术锻件单边一点支撑发生非规则变形后出现的中心偏移问题,避免了锻件变形成型后的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
步骤三,液压机带动冲头继续下压,旋转轮的底面中部与第二台阶面接触持续发生旋转90°后,锻件在两个旋转轮上面的单边凹口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