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3257.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薛强;谭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微观 多相 表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的方法,其步骤是:
A、将岩心抽真空饱和水至岩心饱和;
B、把饱和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筒体内;
C、利用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中低场核磁共振进行扫描,记录此时的流体分布以及沿岩心轴向分布的温度;
D、保持岩心夹持器系统中的温度恒定:温度范围0-120℃,以恒定的速度向饱和水的岩心中注入给定温度0-120℃的液态或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分别记录不同驱替倍数下岩心内部的流体分布以及沿岩心轴向的温度分布;
E、利用测得岩心轴向温度0-120℃结合驱替实验,判断驱替过程中沿轴向分布的二氧化碳及水的相态,分析二氧化碳驱替过程中的微观孔隙结构、相变过程及流体分布的时空演化规律,确定沿岩心轴向的相变位置点。
2.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筒体(1)、核磁共振探头(2)、岩心(3)、温度光纤传感器(4)、左端堵头(5)、左端垫块(6)、所述的左端垫块(6)设置有光纤定位销(7),设置在夹持器筒体(1)右端的右端堵头(8),右端堵头(8)上开有光纤出口(9),右端堵头(8)和岩心(3)之间设置有右端垫块(10)、所述的左端垫块(6)和右端垫块(10)之间设置有防扭定位垫片(11),其特征在于:在岩心夹持器筒体(1)外的一侧设有核磁共振探头(2),在岩心夹持器筒体(1)的中部设置岩心(3),设置在岩心(3)外部环形缠绕的有温度光纤传感器(4),在岩心夹持器筒体(1)左端设置左端堵头(5),在岩心夹持器筒体(1)的左端堵头(5)和岩心(3)之间的设置左端垫块(6),在左端垫块(6)上设置有光纤定位销(7),在岩心夹持器筒体(1)的右端设置右端堵头(8),在右端堵头(8)上开有光纤出口(9),在右端堵头(8)和岩心(3)之间设置有右端垫块(10),在左端垫块(6)和右端垫块(10)之间设置有防扭定位垫片(11),防扭定位装置由防扭定位销(16)、光纤定位销(7)和孔压入口(18)组成,防扭定位装置左端开有圆形孔,孔直径和左端垫块(6)上圆形孔开口直径一致,防扭定位销(16)与防扭定位垫片(11)和左端垫块(6)螺纹连接,防扭定位装置右端开有圆形孔,孔直径和右端垫块(10)上圆形孔开口直径一致,防扭定位销(16)与防扭定位垫片(11)和右端垫块(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端堵头(5)和左端垫块(6)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右端堵头(8)和右端垫块(10)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端堵头(5)和左端垫块(6)之间设置环形密封圈,所述的右端堵头(8)和右端垫块(10)之间设置环形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端垫块(6)和岩心(3)之间设置有左端米字环形导流片(13),所述右端垫块(10)和岩心之间设置有右端米字环形导流片(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出口(9)用高粘度的胶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微观驱替多相表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筒体(1)、左端垫块(6)、右端垫块(10)、光纤定位销(7),防扭定位销(16)、防扭定位垫片(11)的材质为聚醚醚酮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2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