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智能电视控制器控制应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3111.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翟明;曾琦凌;黄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N21/431;H04N21/442;H04N21/443;G06F3/0484;G06F3/0489;G06F9/44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陈艺文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智能 电视 控制器 控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智能电视控制器控制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识别智能电视当前的使用场景;步骤S20、监听用户控制器的按键;步骤S30、对应用进行正常操作。本发明首先通过监听顶层应用的页面的关键内容,识别当前应用的使用场景,当用户操作控制器按键时,识别此次按键类型,综合分析场景及按键,即可为用户实现对应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智能电视控制器控制应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尺寸及类型的智能电视的普及,人们对于电视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收看广播电视信号,而是连接互联网,享受更多丰富精彩的功能,一系列的游戏、视频、教育、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应用都可以在电视上使用。那么在这其中,一定会涉及到对应用的控制。
目前,广泛的智能电视的做法是使用遥控器的上/下/左/右/确定/返回/主页键对电视上的应用进行操作,市面上的大部分应用也是基于这些操作按键来开发的。但市场这么大,总有不同的用户人群,因此需要开发不同的类型的智能电视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部分电视厂商针对这部分人群推出了特色的智能电视,例如小电视、复古电视。这些电视因其定位,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控制器来实现对应用的控制。这些不同的控制器可能比普通遥控器按键还要少,此时如果搭载现有的智能电视应用,就会发生某些功能无法控制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对现有智能电视进行二次开发。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该类电视应用的丰富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智能电视控制器控制应用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监听顶层应用的页面的关键内容,识别当前应用的使用场景,当用户操作控制器按键时,识别此次按键类型,综合分析场景及按键,即可为用户实现对应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智能电视控制器控制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识别智能电视当前的使用场景;
步骤S20、监听用户控制器的按键;
步骤S30、对应用进行正常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中引入一个类:AccessibilityService,该AccessibilityService后台运行,用于监听用户界面的状态变化,通过继承所述AccessibilityService即可实现对当前使用场景的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判断当前使用的应用:在继承AccessibilityService后通过自定义onAccessibilityEvent()方法,当应用界面发生变化时,会触发该onAccessibilityEvent()方法;在该onAccessibilityEvent()方法中通过Android的ActivityManager来实时判断当前的使用的应用及顶层Activity;
步骤S12、判断所述应用当前使用场景:通过AccessibilityService.getWindows()获取当前应用场景下所有的控件的文字信息,通过查找关键文字信息即可判断当前的具体场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0具体为:将用户的按键回调到AccessibilityService.onKeyEvent()方法,在AccessibilityService.onKeyEvent()方法中即可截取对应的控制器按键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0中,对应用进行正常操作具体包括:
1)保持按键:按照原有按键逻辑来进行操作;
2)按键转化:将原来的左右键或确定键转化为其他的键值,然后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