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1255.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庆;张晓茹;杨军;刘鹏;龚保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泰(江苏)轻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该镁合金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包括:Zn 6.1‑9.0%、RE 0.8‑3.6%、Zr 0.3‑0.8%,余量为Mg,该镁合金的延伸率为20‑28%。其制备方法包括:将Zn源、RE源、Zr源和Mg源混合后熔炼成液态混合金属;将液态混合金属铸造成铸锭;将铸锭在360‑400℃下热处理6‑10h;将热处理后的铸锭挤压成型,得到镁合金。本发明的镁合金具备高的延伸率,使得所述镁合金可以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同时热导率可为100‑120W·m‑1·K‑1,符合电子设备的热导性能指标;另外,本发明的镁合金还具备较高的强度。该镁合金可用于3C产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电磁屏蔽效果好、铸造性能优良和加工性能好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镁合金按照成分的不同可分为Mg-Al系列合金、Mg-Mn系列合金以及Mg-Zn-Zr系列合金,其中Mg-Zn-Zr系列合金是一种高强高韧镁合金,而且通过向Mg-Zn-Zr系列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Mg-Zn-Zr系列合金的综合性能,使得Mg-Zn-Zr系列合金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传统Mg-Zn-Zr系列合金的延伸率较差,且铸造时易于热裂,在产热量较大的电子设备中应用时,难以将电子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影响了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Mg-Zn-Zr系列合金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高延伸率和导热性能的镁合金,并提供一种该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另外,还提供了一种该镁合金用于3C产品领域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包括如下组分:Zn 6.1-9.0%、RE 0.8-3.6%、Zr 0.3-0.8%,余量为Mg;该镁合金的延伸率为20-28%。
可选的,该镁合金的热导率为100-120W·m-1·K-1。
可选的,该镁合金中Zn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1-7.5%,Zn的含量超出7.5%,延伸率及导热性能有所下降。
可选的,RE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2.6%。RE的含量低于2.0%,镁合金的延伸率较高,但强度性能会有所下降;RE的含量高于2.6%,镁合金的延伸率和强度性能均有所下降。该范围可在保证镁合金的强度性能的同时使其具备高的延伸率。
当镁合金中Zn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1-7.5%,且RE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2.6%时,可在获得高的延伸率的同时具备高的热导性能,并保持合适的强度性能。作为优选的,镁合金的热导率可为102-118W·m-1·K-1,屈服强度可为293-353MPa,抗拉强度可为350-408Mpa。
可选的,镁合金中Zn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7.5%,RE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2.6%。此时,镁合金具备优益的综合性能,表现为高的延伸率、高的热导性能及较高的强度性能。作为优选的,镁合金的延伸率可为20-25%,屈服强度可为340-353Mpa,抗拉强度为390-408Mpa。
可选的,上述镁合金中,RE包括La、Ce、Nd、Y、Gd、Ho、Dy和Er中的至少一种。稀土元素RE以Y为主,其次是Nd,然后是Gd和Ce,其他稀土元素微量。作为优选的,RE包括0.6-2.4%Y、0-1%Nd以及总量为0-0.8%的Gd和Ce。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Zn源、RE源、Zr源和Mg源混合后熔炼成液态混合金属;
将所述液态混合金属铸造成铸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泰(江苏)轻合金有限公司,未经鼎泰(江苏)轻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