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坐便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60795.9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风;陈国斌;张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帝恒诺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黄一敏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便器 结构 | ||
1.一种坐便器结构,包括:下冲刷部(50),上冲刷部(10),所述下冲刷部(50)包括前延部(51),相对设置的后延部(52),以及虹吸部(53),其特征在于,
前延部(51),包括容纳水封水且设置在前延部(51)与后延部(52)中间供污物流通的延伸管(511),
延伸管(511),倾斜设置在便池(60)底部的后方,靠近下喷头(40)的一端固接有前延伸壁(510),前延伸壁(510)与下喷头(40)间一体成型有引导水流的凸角(512),上喷头(20)旋流收拢到向下向后倾斜设置的延伸管(511),经凸角(512)拐向后,与下喷头(40)的压力水合流后在虹吸部(53)处与污物通过虹吸现象被抽走,
后延部(52),在前延伸壁(510)的相对位置上设置有后延伸壁(521),后延伸壁(521)靠近虹吸部(53)的一侧固接有虹吸口沿(522),远离虹吸口沿(52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后壁下沿(520),
虹吸部(53),包括设置在下喷头(40)出水口、虹吸口沿(522)下方的集污部(533),集污部(533)的高度低于凸角(512)与前延伸壁(510)的高度,集污部(533)远离下喷头(40)的一端设置有虹吸口(534),下喷头(40)输出的压力水通过文丘里效应抽吸汇集延伸管(511)自上冲刷部(10)收集的旋流到达虹吸口(534),虹吸口(534)的水和污物经过上升通路(530)到达堰部(531)产生虹吸现象,再经纵管(532)将污物排出,
所述凸角(512)设置在下喷头(40)出水口的上方用以分隔上下水流,便于下喷头(40)产生抽吸效应将上喷头(20)的旋流抽走,所述虹吸口沿(522)的下凸端高于下喷头(40)的射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刷部(10)包括与上喷头(20)出水口相接的环水道(11),环水道(11)的下方设置有干燥面(12),干燥面(12)的下方一体成型有积水面(13),积水面(13)与延伸管(511)相接,自上喷头(20)的压力水经环水道(11)流动,有部分斜流及流动后的水流再清理干燥面(12)后提升积水面(13)的水封水,经积水面(13)通入延伸管(511)内对下喷头(40)的压力水进行增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便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头(40)、上喷头(20)均与控水部(30)相通,控水部(30)包括有通过管道与上喷头(20)相接的第一供水件(31),通过管道与下喷头(40)相接的第二供水件(33),所述第一供水件(31)与第二供水件(33)均通过控制阀与进水端(3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坐便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头(40)倾斜设置在下冲刷部(50)的进水处外接压力水,下喷头(40)的射流可直接喷射到上升通路(530)从下往上四分之三高度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下沿(520)、后延伸壁(521)、虹吸口(534)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前延伸壁(510)、凸角(512)、上升通路(530)间供污物排出的流径大于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部(533)设置在后壁下沿(520)凸沿竖直切线右端的下半部分,后壁下沿(520)的竖直切线与凸角(512)的竖直切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帝恒诺卫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帝恒诺卫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07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除雪的农业种植大棚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子数码产品的外壳喷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