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0215.6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庄蕾;程培峰;贾琦;秦佳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8/22;F24F11/63;F24F11/89;F24F11/46;F24F110/6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空调 管道 紫外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室内病毒在线采集,判断病毒的种类和病毒的浓度,通过气流组织判断污染物不易排出的地方,并考虑房间病毒较易传播的区域,从而对气溶胶采样点进行合理布置;
步骤二:通过程序,根据病毒种类将时间、衰减常数导入公式,计算所需辐照强度;
步骤三:通过公式,利用计算机计算管道各点的辐照强度并比较出最小值,与步骤二得出的辐照强度对比,通过多线路时控开关调节紫外线灯的开关,实现对病毒的消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采用拉曼病毒鉴定原理,并采用垂直排列的具有差异过滤孔隙率的碳纳米管森林,作为采样器来捕获不同的病毒,并对捕获病毒进行原位拉曼光谱分析,检测设备中配置生物智能芯片;通过该原理的多病毒捕获组件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时富集和鉴定不同的菌株;用fluent软件模拟房间在特定的空调送风条件下的气流组织,并根据气流组织判断污染物不易排出的地方,并考虑房间病毒较易传播的区域,从而对气溶胶采样点进行合理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森林为细长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得到,纳米管直径为0.25~25nm,长约1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辐照强度的计算具体为:
采用角系数公式计算辐照强度:
X=(1+H)2+L2
Y=(1-H)2+L2
式中,F1-2(x,l,r)-灯的辐射角系数,无量纲;x-任意点到灯的距离,cm;l-灯的横截面长度,cm;r-灯的半径,cm;H、L、X、Y均为无量纲数;
式中,I-不同位置下的辐射强度,μW/cm2;F1-2-辐射角系数,无量纲数;EUV-紫外线灯的输出功率,μW;
利用以上的公式,计算出距灯不同距离下的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对于特定的紫外线灯,x为未知数,将公式(1)和(2)导入计算机,设计程序,当多个紫外线灯同时作用某一点时,采用数学叠加的方法来计算该点的紫外线辐照强度值,计算出管道中辐照强度最小的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室内病毒在线采集系统,计算得到病毒的浓度,具体公式为:S(t)=e-KIt,S(t)-存活细菌数;K-衰减常数,cm2/(μW·s);I-紫外线灯辐照强度,μW/cm2;t-照射时间,s;将浓度值传送到计算机,通过已经设定好的程序进行管道最小辐射强度的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各组紫外线灯之间相互并联,同时接在多线路时控开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上设有玻璃纤维矩形罩,用于保证紫外灯有适宜的工作温度并减少气流流动。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空调管道紫外线消杀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02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