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系统及其除霜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9766.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于琦;彭光前;车雯;王锐锋;王喜成;王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1/20;F25B41/30;F25B47/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及其 除霜 方式 | ||
本发明涉及空调化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其除霜方式,气液分离器连接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设有辅助制热装置和内风机,压缩机补气口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通过旁通支路连通,旁通支路上设有化霜控制阀组,气液分离器连接有与旁通支路连通的出口管,压缩机排气口连接有用于在制热模式和化霜模式之间切换的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包括连通室内换热器的第一阀口、连通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第三阀口和连通压缩机吸气口的第四阀口。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空调系统,可实现在化霜期间向室内持续供热,保证化霜期间室内舒适性的同时,可降低化霜期间室内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化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除霜方式。
背景技术
室外低温环境下,热泵空调器制热模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较低,低于0℃时,换热器表面容易结霜,严重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现有热泵系统化霜方式主要为制冷循环化霜。制冷循环化霜是化霜时通过四通换向阀将系统由制热循环切换成制冷循环从而进行化霜,化霜期间室内换热器做蒸发器,会从室内吸收热量,严重影响了化霜期间的热舒适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空调系统,可实现在化霜期间向室内持续供热,保证化霜期间室内舒适性的同时,可降低化霜期间室内的温度波动,提升了热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及除霜方式。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旁通支路,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有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有辅助制热装置和内风机,所述压缩机设有补气口、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压缩机补气口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通过旁通支路连通,所述旁通支路上设有化霜控制阀组,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有与旁通支路连通的出口管,所述压缩机排气口连接有用于在制热模式和化霜模式之间切换的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室内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化霜期间室内机辅助制热装置开启,并通过内风机转速控制,化霜期间可持续吹出热风。
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管路上设有大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管路上设有小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旁通支路包括与压缩机补气口连接的补气段和与压缩机吸气口连接的吸气段,所述补气段和吸气段设有化霜控制阀组,所述出口管与补气段和吸气段的连接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小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室内节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室内节流装置设置为,当热泵系统以化霜模式运行时, 所述室内节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室外换热器的管路上设有室外节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化霜控制阀组为一个设置于出口管、补气段和吸气段的连接处的电磁三通阀。
优选地,所述化霜控制阀组为设置于补气段上的第一电磁二通阀和设置于吸气段上的第二电磁二通阀。
上述热泵系统的除霜方式为:当室外换热器管温低于结霜温度时,判定所述热泵系统以化霜模式运行,否则判定热泵系统以制热模式保持运行;当所述热泵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时, 控制旁通支路使吸气段截断且保持补气段畅通,所述切换四通换向阀使第二阀口与第一阀口相连通并且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所述大截止阀和小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热泵系统以化霜模式运行时,控制旁通支路使补气段截断且保持吸气段畅通,所述切换四通换向阀使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并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所述室内节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并开启辅助制热装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