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头混凝土夯扩桩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9059.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桓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3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殷瑜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头 混凝土 夯扩桩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上而下多夯扩头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扩夯位置;步骤二、打桩机就位;步骤三、下沉内外管至最上方夯扩位置;步骤四、拔内管;步骤五、灌注混凝土;步骤六、插内管;步骤七、外管上拔h;步骤八、夯击形成夯扩头;步骤九、下沉内外管至下一处夯扩头位置;步骤十、拔出内管;步骤十一、灌注混凝土;步骤十二、插入内管;步骤十三、外管上拔h;步骤十四、夯击形成夯扩头;骤十五、重复上述步骤形成所有夯扩头;骤十六、得到多头混凝土夯扩桩。本发明通过自上向下逐渐扩夯得到夯扩头,保证了每段夯扩头均能达到预设的外径,且通过先确定D和h值后,再确定H的值的方法保证了D值符合预设的建造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混凝土夯扩桩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夯扩桩是将桩端现浇混凝土通过夯击扩大为大头形的一种桩型。由于增大了桩端截面积并且挤密了地基土,使桩的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施工设备和方法是在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夯扩桩施工具有施工技术可靠工艺科学、无泥浆污染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而多头夯扩桩,即在的基础上,夯击形成多个夯扩头,从而进一步保证夯扩桩的承载力。而理论上的夯扩桩的夯扩头,应当是上下夯扩头的直径时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制作时,其制作方法如专利201510415354.7一种散粒材料夯扩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所示,先夯扩底部的夯扩头,然后再一次向上夯扩上部的夯扩头。但是在夯扩上部的夯扩头时,其底部并非紧实的地基土,而是流动的混凝土,因此使得夯扩的力量侧向传递时,传递的部位为底部夯扩头到所扩夯夯扩头之间的桩孔的侧壁,从而使得底部夯扩头之外的夯扩头,实际上无法达到预设的扩大外径。且沿夯扩桩越上方,夯扩头越小,且上部的夯扩头会呈现上部宽,下部窄的形状,无法达到预设的建造效果。
此外现有的技术中,均是先确定根据混凝土H和h值再确定D的值,但是其存在的缺陷在于:在施工过程中外管拔起高度h经常被忽视,h达不到应有高度。这样由于h值太小,会导致夯扩头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导致厚度h要比设计值小得多,而直径D要比设计值大得多,从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扩桩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头混凝土夯扩桩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通过自上向下逐渐扩夯得到夯扩头,保证了每段夯扩头均能达到预设的外径,且通过先确定D和h值后,再确定H(H为H1或H2)的值的方法保证了D值符合预设的建造要求。由于h值设置合理,还提高了功效,保证了扩径的均匀性和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头混凝土夯扩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由上到下依次确定进行扩夯形成夯扩头3的位置;
步骤二、打桩机就位;
步骤三、下沉内管2和外管1至最上方夯扩位置;
步骤四、拔出内管;
步骤五、往外管中灌注混凝土
步骤六、插入内管,
步骤七、将外管上拔h高度;
步骤八、用内管夯击混凝土,形成夯扩头;
步骤九、下沉内管2和外管1至下一处夯扩的位置;
步骤十、拔出内管;
步骤十一、往外管中灌注混凝土;
步骤十二、插入内管;
步骤十三、外管上拔h高度;
步骤十四、用内管夯击形成夯扩头3;
步骤十五、重复步骤九至步骤十四至形成所有的夯扩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桓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桓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9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终端离线检测方法、系统及平台
- 下一篇:一种交流调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