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断路器诊断系统、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8713.7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越;倪辉;刘鹏伟;邓军波;朱洪波;叶逢春;相中华;丁培;宋仕军;史磊;牛勃;魏莹;陈磊;刘博;李文;马波;孙尚鹏;怡恺;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念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曹广涛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断路器 诊断 系统 方法 电子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高压断路器诊断系统、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上位机;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继电器模块,与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电源,并连接被测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合闸线圈;电流传感器模块,与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并采集所述被测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合闸线圈的线圈电流信号。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单片机人机界面所进行的断路器测试,采用了更为智能的上位机直接操作,输入命令的按键次数下降至传统单片机界面的10%,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外,本发明能够自动诊断断路器是否发生故障,并能够反馈故障类型及原因,实现了断路器诊断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压断路器诊断系统、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是一种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上,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运行状态的正常电流,并能在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规定的异常电流(如短路电流、过负荷电流)的开关电器。断路器的测试过程通常较为繁琐耗时,且依赖于人工操作,不仅低效不便,而且操作人员无法及时获悉断路器的故障状态、故障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断路器诊断系统、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方便地对断路器进行状态诊断。
一种高压断路器诊断系统,包括上位机;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继电器模块,与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电源,并连接被测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合闸线圈,以通过所述电源向所述分闸线圈、合闸线圈供电,以使被测断路器执行分闸操作、合闸操作;电流传感器模块,与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并采集所述被测断路器的分闸线圈、合闸线圈的线圈电流信号;其中,所述上位机向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操作测试指令;所述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根据操作测试指令向所述继电器模块传送相应的测试操作序列和时序,以控制所述被测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和/或分闸操作;所述电流传感器模块采集分闸线圈和/或合闸线圈的线圈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线圈电流信号上传至上位机,以供上位机根据所述线圈电流信号诊断所述被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
一种高压断路器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下发操作测试指令;所述操作测试指令用于驱动被测断路器执行相应的合闸操作和/或分闸操作;
步骤S002,接收合/分闸线圈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合/分闸线圈电流信号诊断被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
步骤S003,在诊断被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为良好时,则继续当前的测试;
步骤S004,在诊断被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为故障时,下发停止测试指令,并反馈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种高压断路器诊断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所述高压断路器诊断方法。
一种高压断路器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所述高压断路器的诊断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单片机人机界面所进行的断路器测试,采用了更为智能的上位机直接操作,输入命令的按键次数下降至传统单片机界面的10%,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外,本发明能够自动诊断断路器是否发生故障,并能够反馈故障类型及原因,实现了断路器诊断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断路器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某高压交流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某高压断路器O-CO操作时合/分闸线圈电流典型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念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念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8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