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8351.1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燕晴;周翠平;宫凯;赵绚;赵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45/00 | 分类号: | C09D145/00;C08F232/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共聚物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利用烯烃易位聚合制备烯烃共聚物,再浇注得到共聚物薄膜。制备的共聚物具有良好抗结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属于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领域,设备表面结冰带来很大危害和安全隐患。如何有效防止结冰或覆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的抗结冰材料是具有较低表面能的含氟或含硅材料,但是氟硅材料存在与基底之间附着力差的问题。根据近年来提出的裂纹引发剂降低表面冰剪切强度的抗结冰策略,调节聚合物组分,展现出不同的变形能力,在冰层与表面之间引发裂纹,进而得到具有超低冰剪切强度的抗结冰表面,成为了抗结冰表面新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聚合物膜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烯烃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将烯烃共聚物溶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然后将该溶液采用浇注法涂布在基材上,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后即得共聚物膜。
优选地,上述共聚物膜,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浓度为5~50%(聚合物质量分数)。
所述的干燥温度为30~100℃。
所述的干燥时间为4~48h。
进一步地,所述的共聚物,制备方法为:首先在冰浴下将两种降冰片烯羧酸烷基酯(作为软-硬段)溶于溶剂中,配制成质量分数5~30% 的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再将格拉布二代催化剂(Grubbs 2nd)溶于溶剂经注射器注入反应瓶中。然后撤除冰浴,在15~45℃下反应3~48小时,反应结束后滴加少量乙烯基乙醚终止反应,通过旋蒸、沉淀得到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为40000~200000;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式中,n 为10~500的自然数,m 为20~600的自然数,R1为软段,R2为硬段。
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烯烃共聚物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防结冰性能,优选用于防结冰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烯烃共聚物的结构式。
有益效果
共聚物膜力学性能可调,拉伸强度为0.5~40MPa,断裂伸长率为3~3000%,弹性模量为0.2~800 MPa,水接触角大于65°,接触角滞后低于40°,表面的冰粘附强度最低可达45kPa,并且在50次结冰除冰循环后,仍具有较低的冰剪切附强度,抗结冰性能持久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共聚物,制备方法为:0.15g (1mmol)降冰片烯羧酸甲酯和1.18g (5mmol)降冰片烯羧酸庚酯溶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分数5% 的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再将格拉布二代催化剂(Grubbs 2nd,8.49mg)溶于溶剂经注射器注入反应瓶中。然后撤除冰浴,在15℃下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滴加少量乙烯基乙醚终止反应,通过旋蒸、沉淀得到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8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