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黄的菌种制备及利用富硒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8043.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常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 制备 利用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黄的菌种制备及利用富硒的培养方法,属于桑黄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S2、选取栽培桑黄的良好母种;S3、制备母种的培养基;S4、将装有桑黄母种和培养基的装瓶于28摄氏度的恒温室中培养,并及时进行清理退化的菌种;S5、建造用于栽培的桑黄大棚;S6、从树种上采伐下来的树枝截成15‑20厘米的木段;S7、将桑黄菌种接种至树种木段上,形成菌种袋;S8、菌种袋置于25摄氏度恒温的培养环境下进行培养;S9、对桑黄大棚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合理的种植方法,能够提高桑黄菌种的成活率,增大桑黄菌种的产率,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了富硒米糠,使得种植出的桑黄子实体也具有较高的富硒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桑黄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桑黄的菌种制备及利用富硒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学名:鲍氏层孔菌,拉丁学名:Phell inusBaummi i;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类真菌。中医认为桑黄性甘、平、味苦、味辛,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药物,并且具有抗菌、抗纤维化、抗氧化等功效。中国《中药大辞典》也有它的药用记载。
近年来,日本、韩国相继对其进行开发,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非常好的药用真菌,抗癌效果比灵芝好,已成为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桑黄主要为野生,分布较广。国内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林市之间的老爷岭、张广才岭少有出产。另外,西南各省区亦出产少量桑黄。
由于桑黄的生长需要较为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因而,天然的桑黄数量非常稀少。由于桑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开发人工栽培技术成为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黄的菌种制备及利用富硒的培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桑黄的菌种制备及利用富硒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并确定作为栽培桑黄的树种的最佳采伐时间;
S2、选取栽培桑黄的良好母种,选取桑黄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上的母种;
S3、制备母种的培养基,并将桑黄母种和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装瓶,对桑黄母种进行培养;
S4、将装有桑黄母种和培养基的装瓶于28摄氏度的恒温室中培养30-45天,在培养期内观察生长缓慢的菌种,并及时进行清理退化的菌种;
S5、建造用于栽培的桑黄大棚,去除桑黄大棚土壤中的杂石碎块,并在桑黄大棚土壤中撒下生石灰;
S6、从树种上采伐下来的树枝截成15-20厘米的木段,并存放在通风阴凉处;
S7、将桑黄菌种接种至树种木段上,并添加富硒米糠、桑树木屑使用装袋机装袋,形成菌种袋;
S8、菌种袋置于25摄氏度恒温的培养环境下进行培养,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菌12天,将发菌后的桑黄菌种移栽至桑黄大棚的土壤中;
S9、对桑黄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通气程度进行严格的管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1中,选用杨树、桦树、柳树和桑树上述的阔叶树作为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树种的最佳采伐时间为树木休眠后和第2年萌发前的这段时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2中,根据桑黄子实体的表面颜色、生长形状以及分化程度对桑黄母钟进行选取。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3中,装瓶在培养之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在温度为121摄氏度、压力在0.15Mpa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灭菌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常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常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8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轮和具有其的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会议数据传输方法及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