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916.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9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陈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2 | 分类号: | H04L47/22;H04L47/2483;H04L4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流量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参数,确定网络侧设备的流量是否处于流量突发状态;若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处于流量突发状态,确定第一数值,该第一数值用于调整网络侧设备的流量的传输速率;根据第一数值,调整网络侧设备的流量的传输速率,并以调整后的传输速率输出流量。本申请提供的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有利于解决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出现流量突发导致服务器的处理业务进程被打断的问题,能够降低数据中心处理业务的时延,提高业务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业务越来越多,例如,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业务、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业务、分布式存储业务、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业务和高频交易业务等。数据中心在处理业务时一般会有低时延的要求。示例性地,对HPC和AI业务而言,低时延可以降低任务的训练时间;对分布式存储业务而言,低时延可以降低读/写操作的访问时间,提升业务系统的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input/outputoperations per second,IOPS);对WWW业务而言,低时延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由于数据中心时刻都在运转,可以随时处理各种不同业务,所以在不同时间段,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是不一样的,因此,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具有一个典型特征:流量突发(burst)。流量突发会导致大量报文连续到达服务器,当多个报文连续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会先处理该多个报文中优先到达的报文,若该优先到达的报文还未被处理完,下一个报文已经到达服务器,则该下一个报文可能会打断服务器对上述优先到达的报文的处理进程,这样便会增加数据中心处理业务的时延,降低业务的性能和质量,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有利于解决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出现流量突发导致服务器的处理业务进程被打断的问题,能够降低数据中心处理业务的时延,提高业务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包括:根据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参数,确定该网络侧设备的流量是否处于流量突发状态;若该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处于流量突发状态,确定第一数值,该第一数值用于调整网络侧设备的流量的传输速率;根据该第一数值,调整该网络侧设备的流量的传输速率,并以调整后的传输速率输出流量。
示例性地,上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交换机。
应理解,网络侧设备流量突发可能会导致网络轻载、或者服务器拥塞、或者网络轻载以及服务器拥塞等场景,这些场景都会影响到网络流量的传输,使得网络流量的传输效率降低,业务性能降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场景不作限定,只要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处于突发状态,都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流量传输方法。
上述流量参数可以包括队列深度、吞吐量、报文长度以及报文个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上述第一数值用于调整网络侧设备的流量的传输速率也可以称为上述第一数值用于对网络侧设备的流量进行整形。即在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处于流量突发状态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按照第一数值对网络侧设备的流量进行整形,使网络侧设备的流量在不同时刻分批次输出,且流量之间存在一定时间间隔,用于缓解网络侧设备流量突发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流量传输方法,通过对流量进行整形,调整流量的传输速率,使流量在不同时刻分批次输出,有利于解决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出现流量突发导致服务器的处理业务进程被打断的问题,能够降低数据中心处理业务的时延,提高业务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