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7831.6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张益坤;陈晨;上官文峰;王晓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每刻爱尔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H1/48 | 分类号: | H05H1/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等离子体 发生 区域 扩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能量来源的直流供电电源装置(1),包括:电池,电线以及电源开关;
与直流供电电源装置(1)相连接的、用于输出能够产生等离子体的超高电压的直流变压器(2),包括:电路板,高压包模块;
与直流变压器(2)连接的、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发生装置(3),包括:外壳、放电电极及接地极;
等离子体区域扩展放大所需的用于阵列式的带孔平板;
用于首尾连接的弯头;
所述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源开关相连;
所述高压包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
所述放电电极及接地极相对设置于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压器(2)采用电路板芯片;
所述直流变压器(2)的尺寸在10cm╳7cm╳2c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还包括: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壳;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壳采用以下任一种材料:
-塑料;
-有机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放电电极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壳厚度为2mm-10mm,并进行等距打孔,孔径为0.5mm-2mm,孔距为5mm-20mm,打孔数为1个-1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材质:
-金属铜;
-金属铁;
-金属镍;
-金属钨;
长度为5mm-30mm,形状为针尖电极或芒刺电极,电极主体圆柱的直径为0.5mm-2mm,放电电极放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壳打孔处,放电电极的放电发生端朝向外壳内部;
所述放电电极采用串联方式,沿电极垂直方向依次分布,电极间距与外壳孔距一致,放电电极直径与外壳孔径相匹配;
所述接地极采用铝、铁、铜或不锈钢材料,所述接地极的形状为板状、线状、半圆状或圆筒状;
所述放电电极与接地极距离为1mm-10mm,接地极放置方向与放电电极方向垂直或平行;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截面为矩形或圆柱形;
截面为矩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扩展放大采用阵列式方法,将多个放置放电电极外壳采用横向或纵向排布方法进行拼接,不断扩展放电电极区域,最终采用铜丝导线或铝制电路板将各个阵列模块相连接,并接入高压包模块;
截面为圆柱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采用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壳尺寸一致的弯头,对多个圆柱体外壳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进行串联连接,不断增加气流主方向上放电区域范围,最终采用铜丝导线或铝制电路板将各个拼接装置相连接,并接入高压包模块。
6.一种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直流供电电源连接直流变压器用来输出净化空气的等离子体所需的超高电压;
步骤S2:将直流变压器输出的超高电压连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电极,同时将另一电极接地;
步骤S3:直流供电电源打开,在放电电极与接地极间产生直流等离子体;
步骤S4:采用阵列式或首尾相接式对等离子体区域进行扩展放大,获取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直流供电电源可选用干电池或蓄电池,电压范围为5伏到24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直流变压器输出的超高电压范围为1千伏到10千伏,等离子体产生方式为直流电晕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等离子体发生/将等离子体区域扩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等离子体产生方式为直流电晕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每刻爱尔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每刻爱尔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8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