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4967.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宁;饶杰;宋慧卿;谢伟;杨竹雨;崔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F3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组合 生态 水环境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包括水箱、滤池和人工湿地,水箱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滤网,水箱一侧的底部通过综合管固定设有排污阀,综合管顶端的一侧通过输入管固定设有输入阀,水箱的顶端固定设有混凝池,混凝池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与水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滤网,能够对原水中的杂质过滤,通过设置若干个排气管,能够将气体均匀排送至混凝池的内部,扰动原水,对混凝池内部的混凝剂搅拌,混凝剂与原水中的悬浮物完全接触,能够快速形成絮凝物,提高了对原水的搅拌效果,采用耦合组合的方式,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修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属于水环境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水环境修复的主要生态措施是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及修复,其核心则为水体生物群落的构建,目前常见的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对原水的搅拌效果较差,难以提高原水中悬浮物的混凝速度,以及在处理原水后,不便于对过滤的杂质和絮凝物进行清理,同时,现有的水处理设备一般采用单一设备直接处理,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处理效果也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对原水的搅拌效果较差,难以提高原水的混凝速度,并且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段耦合组合生态水环境修复装置,包括水箱、滤池和人工湿地,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水箱一侧的底部通过综合管固定设有排污阀,所述综合管顶端的一侧通过输入管固定设有输入阀,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设有混凝池,所述混凝池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水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污水管,所述混凝池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出水管,所述混凝池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分别固定设有气泵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固定设有升降板,所述混凝池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固定设有立管,所述搅拌机构顶端的中部通过吊杆与升降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滤池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滤网,所述滤池一侧的底部和一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设有第二污水管和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污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阀与第一污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通过电动蝶阀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滤池另一侧的底部通过反冲洗阀固定设有反冲洗管,所述滤池另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二进水管与人工湿地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扰流管、若干个排气管、两个管卡和横杆,所述扰流管的一端固定设有立管,所述扰流管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排气管,所述扰流管的两侧均通过管卡分别与横杆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顶端的中部通过吊杆与升降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杆槽和管槽,所述杆槽和管槽分别与吊杆和导气管穿插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人工湿地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输出管,所述水箱的内壁、混凝池的内壁、滤池的内壁均固定设有防腐蚀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表面分别设有气泵开关、电动推杆开关和电动蝶阀开关,所述气泵、电动推杆和电动蝶阀分别通过气泵开关、电动推杆开关和电动蝶阀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阀通过输入端连通漏斗结构的上部,所述排污阀通过综合管连通漏斗结构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