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及湿度调节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4811.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仲昌燕;陈云;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橡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2 | 分类号: | F24F13/32;F24F8/10;F24F8/117;F24F7/003;F24F7/007;F24F6/14;F24F11/89;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空气净化 湿度 调节 智能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及湿度调节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外安装架,所述外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外安装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滤芯连接板,所述滤芯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右侧依次贯穿外安装架和连接筒并延伸至连接筒的内腔,所述滤芯的表面分别与外安装架和连接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滤芯连接板左侧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本发明通过外安装架和安装箱的配合,可以在不同厚度的墙面内进行安装,大大节约了设备占用的空间,并且安装牢固,整体密封性能强,组装方便,可以快速的将内部滤芯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大大增加了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及湿度调节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和人们对PM2.5危害的认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已迫在眉睫;虽然现有技术中有不少净化空气的新风系统,但实际应用中却少有普及到普通家庭和人流密集环境中使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现有新风系统对房屋支撑结构的破坏性较大:因技术的实现手段及整体结构设计不够先进,导致穿墙孔洞过大,对墙体带来较大安全性隐患,导致施工困难甚至不容许施工;安装复杂:新风系统涉及室外安装、尤其是高空安装,现有新风系统室外安装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危险;涉及室内的安装,则对室内装修有较大破坏,导致已经完成装修的家庭难以接受。
根据专利号为CN104764134A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新风设备,避免了传统新风系统所需要的复杂施工过程,降低了系统安装对室内装修的影响,但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1)在进行安装时,不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墙面进行安装,在进行安装时需要进行尺寸的调整,操作比较复杂。
(2)净化效果差,不能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彻底的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及湿度调节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及湿度调节智能设备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外安装架,所述外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外安装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滤芯连接板,所述滤芯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右侧依次贯穿外安装架和连接筒并延伸至连接筒的内腔,所述滤芯的表面分别与外安装架和连接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滤芯连接板左侧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滤芯连接板和外安装架并延伸至外安装架的内腔,所述安装螺栓的表面与外安装架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外安装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接筒,所述风机的左侧连通有抽风腔,所述抽风腔的左侧贯穿插接筒的右端并延伸至插接筒的内腔,所述连接筒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插接筒的内腔,所述连接筒的表面与插接筒的内腔活动连接,外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右端贯穿插接筒的左端并延伸至插接筒的内腔,所述插接筒的内腔开设有与密封筒的表面活动连接的密封槽,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与外安装架的内腔连通,所述安装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风腔,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与出风腔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安装架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栓,所述导向螺栓的一端贯穿插接筒的左侧并延伸至插接筒的内腔,所述导向螺栓的表面与插接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外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安装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表面连通有雾化管道,所述雾化管道的一端与出风管道的内腔连通,所述出风管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与出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加湿器的表面连通有进水管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安装箱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和挡灰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橡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橡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