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管线-危化企业耦合隐患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4487.5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侯龙飞;袁宏永;付明;端木维可;袁梦琦;钱新明;朱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Q5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管线 企业 耦合 隐患 辨识 风险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管线‑危化企业的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适用对象为危化企业及其周边燃气管线组成的整体,其功能在于一旦发生燃气管线失效可以快速的辨识出受影响的危化企业,并根据企业的规模,危险品种类等进行风险评估。判定方法是首先对燃气管线的几种事故模式的致灾强度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损伤半径。根据损伤半径确定事故的损伤范围,如果企业在该范围内即认为该企业能够受到燃气管线泄漏的影响,即存在事故隐患。本方法还构建了危化企业的事故后果评估体系以及燃气管线泄漏可能性评估体系。因此,燃气管线泄漏影响危化企业风险计算则是由管线泄漏与危化企业事故后果的乘积来确定。最后本模型对这一风险进行了等级划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安全监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燃气管线-危化企业耦合隐患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新旧管网纵横交错,甚至存在并行,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风险,给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由于社会系统内部及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往往产生连锁效应,这表现在一起灾害的发生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的相继发生。当两种风险交汇时,其不确定状态会被放大,影响也会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
由于危化企业的特殊性,极易受到周边如冲击波、破片、振动、热辐射的因素影响,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危化企业周边燃气管线进行隐患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城镇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技术研究》陈玉超,该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输油管道泄漏可能性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管道泄漏可能性等级,针对油品泄漏进暗渠的事故,运用Fluent软件模拟半密闭空间内油蒸汽的扩散规律,得到达到爆炸极限的危险区域与浓度变化曲线,分析浓度扩散趋势,将爆炸点位置与半密闭空间的浓度值用于后果计算中,进而综合评判事故等级,并以“11·22”事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计算后果损伤半径、确定事故影响范围,最终得出该事故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该方法的缺点是在分析泄漏可能性指标与事故后果类型时考虑不够全面,而且也没有考虑社会影响与城市应急能力对于管线泄漏事故风险评估的影响。
《城市地下管线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以莱芜市地下管线风险评价为例》戴金英,该方法综合考虑给排水、燃气、供热、供电等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基于地下管线系统的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地下管线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展开研究。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地下管线风险评价模型。该方法的缺点是对各类地下管线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但没有考虑燃气管线与周边危化企业之间耦合风险的变化,评估方法比较单一,实用性不高。
由城市燃气管线泄漏而引发的爆炸、火灾事故会导致周边危化企业处于不安全状态,并构成隐患。其中包括多种致灾模式,如爆炸冲击波超压、破片、振动以及由第三方施工而引发的喷射火热辐射等,因此,对周边危化企业进行隐患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进行燃气管线与危化企业的风险评估,了解耦合风险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管线-危化企业的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燃气管线-危化企业的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燃气泄漏可能性评估,所述燃气泄漏可能性评估值H′1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所述定量指标每项得分通过插值法计算,具体公式为
其中Q为该项最终得分,fm(x)max为第m项函数计算得全市燃气管段该项最大值,fm(x)min为第m 个函数计算得全市燃气管段该项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