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4239.0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蔡越;潘怡宏;张辛平;魏斌;高法启;欧阳于蓝;汪洋;李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1;G08G1/07;G08G1/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诱导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诱导杆系统包括感知终端、控制终端、显示终端以及通信终端,各个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电路或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感知终端和所述显示终端集成布置在所述诱导杆的杆体上;通过自适应感知靶向抓取城市交通治理要素,边缘及云端协同运算、智能调度实现动态交通诱导及停车管理,为城市交通资源复用及综合交通治理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诸多城市问题,例如动态交通上表现的“行车难”和静态交通上表现“停车难”问题,亟需依托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辅助进行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对于交通治堵常采用的方式包括自适应信号控制、交通诱导屏以及潮汐车道等技术及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的设备布置成本较高、支持功能、场景较少,系统之间协同量大;对于停车治理,多通过建设停车位形式破局,但成本较高、供不应求且不利于城市土地开发。因此,亟需功能集约、多场景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资源,合理利用现状车道以及停车位资源,提高通行及停车存取效率,减少重复建设,以解决交通拥堵及停车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通过自适应感知靶向抓取城市交通治理要素,边缘及云端协同运算、智能调度实现动态交通诱导及停车管理,为城市交通资源复用及综合交通治理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可实现画面、声音、光照以及空间、状态、位置、交通流量等交通要素监测、特征提取、结构化处理及要素耦合,并通过垮杆通信,实现交通信息组团;通过边缘计算AI(Artifcial Intelligence)服务器及云端综合管控平台协同运算,可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生成最优的交通诱导方案,最终通过激光投影模块和诱导杆车位平台小程序模块进行交通诱导、停车制导及相关信息的发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诱导杆系统,所述诱导杆系统包括感知终端、控制终端、显示终端以及通信终端,各个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电路或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感知终端和所述显示终端集成布置在所述诱导杆的杆体上,所述诱导杆杆体可以是新建的L型立杆也可以是原有的照明灯、交通灯或车道门架,其中:
所述感知终端,用于实现城市交通全要素信息的数据采集;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及自适应感知;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终端输出的交通诱导方案;
所述通信终端,用于实现同一诱导杆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交互和多个诱导杆之间的通信交互、以及区域自适应调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知终端通过RSU(路侧单元)设备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交互,所述感知终端包括全景感知模块、声源识别模块、光照感知模块及雷达感知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通信电路连接并集成在诱导杆的杆体上,且通过MEC(Multi-Access EdgeComputing)协同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组合感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冻食品降温防结露的保温包装袋
- 下一篇:双电力供应检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