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蝉脱壳”式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53998.5 申请日: 2020-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2610233B 公开(公告)日: 2023-06-13
发明(设计)人: 赵雨军;孔超;王海彦;吴飞翔;崔志国;李炎;井冬冬;张岩飞;高英杰;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21D9/10 分类号: E21D9/10;E21D9/00;E21D11/08;E21D11/10;E21D11/15;E21D11/38;E21F16/02
代理公司: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代理人: 舒启龙
地址: 20004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蝉脱壳 矩形 接收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蝉脱壳”式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钻孔探测;地墙凿除及刀盘土仓清理;临时洞口封堵;顶管设备拆除;浇筑前准备;底板与矮边墙模板搭设与混凝土浇筑;侧墙与顶板分仓钢板焊接;钢筋绑扎、焊接与模板搭设;混凝土带压浇筑;引导式防排水施工缝设置;本发明利用机壳框架焊接纵向分仓钢板,提高刚壳体抗变形能力,采用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带压灌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与效率;现浇混凝土衬砌与预制管片之间设置引导性防排水施工缝,有效解决了现浇筑混凝土与既有结构接缝防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的顶管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金蝉脱壳”式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主要起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扰动小,占地空间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通道以及下穿建构筑物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日趋拥挤,能够保证顶管施工中始发及接收空间也日趋减少。在特殊情况下已经无法布置顶管接收井,仅能在既有地下建筑物中进行顶管机的接收。由于地下建构筑物空间有限,通过渐次拆解顶管机,将顶管壳体留置土体内,现浇混凝土衬砌代替管节的顶管接收方法被提出,“金蝉脱壳”顶管接收施工技术营运而生。

“金蝉脱壳”指在顶管机推进弃壳段后(接收口5m范围),将顶管顶进装置分解拆除,顶管壳体留置在土体中,用现浇混凝土衬砌代替顶管管节。由于通过主体结构侧墙开洞接收,顶力控制要求高,变形控制难度大;作业空间狭小,混凝土模板安装固定困难;现浇段顶板为平板结构,浇筑混凝土时易造成顶板局部混凝土不密实;现浇混凝土衬砌与顶管管节、地下连续墙和主体结构侧墙连接处隐藏接缝多,防水处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金蝉脱壳”式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方法,旨在采用端头砌砖快速封堵以及水泥浆液带压快速置换,以解决脱壳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变形控制问题,在矩形的现浇混凝土衬砌内利用机壳框架焊接纵向分仓钢板,以提高钢壳体抗变形能力,通过在现浇混凝土衬砌与预制管片之间设置引导性防排水施工缝,以解决现浇混凝土衬砌与主体结构接缝的防水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蝉脱壳”式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方法,具体包括:

(1)钻孔探测

顶管顶至接收区域土体时,先对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且采用探孔的方式观察围护地墙墙体外围地层止水效果;如果发现大量水流涌出,从出口处沿顶管机周边一定范围内钻孔注浆加固;如果土体完整无渗水现象,则顶管机均匀前进,机头迅速贴靠到围护地墙上,等待地墙的破除;

(2)地墙凿除及刀盘土仓清理

地墙凿除完成后,顶管机缓缓顶进,待机头帽檐进入围护体外侧时即壳体进入主体地墙范围后,停止顶进,清除机头刀盘土仓内泥土,顶进中利用顶管机自带压浆孔向顶管机四周注双液浆,填充顶管机壳四周的空隙,固结顶管机壳位置;双液注浆即是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

(3)临时洞口封堵

地墙凿除完成后,顶管机顶进地墙中心40cm处,立即对管壳四周进行砌砖,将洞门与管节、机壳之间的空隙封堵,利用水泥浆液带压注浆置换泥浆,以减少脱壳过程中土体及既有结构变形,防止地下水渗入;

(4)顶管设备拆除

顶管机拆除流程具体为:顶管机周围注浆→拆除螺旋出土机1支→拆除后壳体纠偏液压站1座→拆除后壳体脱节油缸4支→拆除顶管机变频器控制柜1座→拆除中壳体纠偏油缸16支→拆除前壳体减速机14个→拆除前壳体马达8个→拆除前壳体齿轮箱5个;当具备接收条件后从接收端拆除刀盘,最后切除前壳体6cm厚度胸板;

(5)浇筑前准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