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和蓝光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3529.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存;王海宇;李国栋;崔术新;张文文;王明华;张鹤军;郑永华;司云凤;刘洋;吴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6 | 分类号: | C08K5/56;C08F2/48;C08F2/44;C08F112/08;C08F12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光学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材料中含有式(I)所示的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作为紫外线和蓝光吸收材料,
其中Ma为(CHO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的晶体学参数如下:分子量为614.3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α(°)=90,β(°)=114.944(3),γ(°)=90,Z=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材料由多功能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和光学树脂材料组成,其中多功能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占总重量的0.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树脂材料由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高分子单体制成:乙烯基高分子单体、聚氨酯类高分子单体、聚碳酸酯类高分子单体、环氧树脂类高分子单体和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单体。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取所述的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溶于醇类溶剂中;
II.搅拌均匀后溶于乙烯基高分子单体、聚氨酯类高分子单体、聚碳酸酯类高分子单体、环氧树脂类高分子单体和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高速搅拌均匀,使得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均匀分散于高分子单体中;
III.向上述制备的复合防护单体材料中加入引发剂进行预聚合反应;
IV.将预聚合产物放入程序升温炉中进行两次固化,获得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醇类溶剂为甲醇或乙醇,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01~0.1g/m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紫精配位化合物晶体与聚合物单体的质量比为(0.001~0.05)∶1。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中
所述高分子单体为苯乙烯时,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预聚合反应在70-90℃进行,引发剂加入量为高分子单体重量的0.2-2%,预聚合时间为2-6小时;
高分子单体为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时,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预聚合反应在45-55℃进行,引发剂加入量为高分子单体重量的1.5-3.5%,预聚合时间为1-5小时;
高分子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时,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氰预聚合反应在60-80℃进行,引发剂加入量为高分子单体重量的0.5-2.5%,预聚合时间为2-5小时。
9.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V中两次固化的具体操作为:温度从室温升至75-85℃进行10-20小时的程序升温固化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开模、磨边、清洗,将上述磨边洗净的产品放入二次固化炉中,在120-150℃固化2-4小时。
10.一种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5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