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3402.1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骐;闫岩;龙江游;汤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64/00;G08B21/18;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绑定 融合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和枪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所述车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至少包括车辆当前定位坐标,所述枪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至少包括枪支当前定位坐标;
根据所述车辆当前定位坐标、所述枪支当前定位坐标、历史定位数据获取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和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所述历史定位数据至少包括所述车辆和枪支的历史定位坐标;
将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和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相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和枪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所述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和枪载定位设备上传的定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则确定所述车辆当前定位坐标为所述车辆和所述枪支的当前定位坐标;
若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则确定所述枪支当前定位坐标为所述车辆和所述枪支的当前定位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当前定位坐标、所述枪支当前定位坐标、历史定位数据获取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和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分别与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历史定位精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历史定位精度相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获取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相比对;
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强于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则控制所述枪载定位设备进入低频状态模式;
若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强于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则控制所述车载定位设备进入低频状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对结果获取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分别与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历史信号强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历史信号强度相比对;
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发生波动,则控制所述枪载定位设备恢复正常上报定位数据状态模式;
若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发生波动,则控制所述车载定位设备恢复正常上报定位数据状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分别与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历史信号强度、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历史信号强度相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均发生波动,所述车载定位设备和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运动轨迹没有明显变化,则保持所述枪载定位设备低频状态模式或车载定位设备低频状态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枪轨迹绑定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强于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则控制所述枪载定位设备进入低频状态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强于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定位坐标与所述枪支当前定位坐标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执行控制所述枪载定位设备进入低频状态模式的步骤;
若不匹配,且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信号强度强于预设阈值,所述车载定位设备的当前定位坐标与所述枪载定位设备的当前定位坐标超过预设空间距离,则控制所述枪载定位设备恢复正常上报定位数据状态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4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