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分区轮转的数据写入与清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2910.8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6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杰;蔡晓华;杨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旦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6/1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008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轮转 数据 写入 清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分区轮转的数据写入与清除方法及系统,包括:准备一主分区,将所述主分区挂载到第一目录;将磁盘的所有分区分别挂载到第二目录;选择最后写入数据的分区作为当前分区,初次启动的磁盘选择预定分区作为当前分区;检测所述当前分区的使用量;判断所述使用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第一操作步骤,若判断结果为不是则进入第二操作步骤;第一操作步骤:将当前分区的下一分区格式化并重新挂载并作为新的当前分区;第二操作步骤:将需要写入的数据以文件软连接或目录软连接的方式从主分区链接到当前分区,将写入的数据的真实位置由主分区重定向到当前分区。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的删除旧数据造成的磁盘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分区轮转的数据写入与清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很多程序系统中,有大量的新数据需要写入磁盘,同时有大量的旧数据需要在磁盘文件系统中删除。反复的数据写入与删除操作,会造成文件系统碎片化,而碎片化会造成磁盘写入性能下降、延迟增高。在较为实时的系统中,也无法对有大量读写磁盘请求的文件系统做碎片整理。
现有的解决方案如下:
1)在流量低谷(譬如非工作时段)时做分区整理。显然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有限,系统效率低。同时如果分区整理时间过长,会影响到正常工作时段。
2)预先分配文件系统,自己管理文件的写入和碎片。显然这种方法开发成本高,兼容性差。同时不能利用OS和RAID卡硬件的各种优化机制,不能很好的同时处理顺序读写和随机。
专利文献CN103474087A公开了一种简单防止磁盘碎片产生录像文件的管理方法和设备,将录像机中的磁盘格式化,固定为一个或若干个分区,针对不同的文件系统,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不同的格式化方法;建立录像文件索引数据库,提供录像文件检索服务;固定录像文件大小,记为A(Byte);磁盘没有写满时,采用一般的文件创建、写入方式;磁盘写满后,找出本磁盘上创建时间最老的文件,将其作为新的录像文件,从文件的起始位置覆盖写入,循环往复。该方案需要固定录像文件大小,需要额外的录像文件索引数据库,采用重复使用旧文件的方式防止文件碎片,实现方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分区轮转的数据写入与清除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分区轮转的数据写入与清除方法,包括:
主分区准备步骤:准备一主分区,将所述主分区挂载到第一目录;
分区准备步骤:将磁盘的所有分区分别挂载到第二目录;
当前分区选择步骤:选择最后写入数据的分区作为当前分区,初次启动的磁盘选择预定分区作为当前分区;
用量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当前分区的使用量;
用量判断步骤:判断所述使用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第一操作步骤,若判断结果为不是则进入第二操作步骤;
第一操作步骤:将当前分区的下一分区格式化并重新挂载并作为新的当前分区;
第二操作步骤:将需要写入的数据以文件软连接或目录软连接的方式从主分区链接到当前分区,将写入的数据的真实位置由主分区重定向到当前分区。
优选地,所述主分区与所述分区在同一磁盘上,或者在不同磁盘上。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第一操作步骤或所述第二操作步骤后,还包括执行:
CPU放弃步骤:放弃CPU预设时间,返回所述用量检测步骤。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步骤包括:
将当前分区的下一分区卸载,格式化后重新挂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旦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旦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2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