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路内壁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1865.4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43 | 分类号: | B08B9/043;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梅申 |
| 地址: | 056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内壁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井下管壁清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管路内壁清理装置,用于井下清洗管路,包括,转杆,具有丝杆部和光杆部,丝杆部的两端均为光杆部,气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杆转动,支撑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光杆部上,用于支撑转杆使其位于管路的中心轴位置,导向杆,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往复清洗组件,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且螺纹设置在丝杆部上,被丝杆部驱动往复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井下管道被锈蚀、污垢附着以及煤泥以及矸石等需要处理,并且需要清理的管道半径不相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管壁清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管路内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管路不可或缺,它担负着向井下各个巷道供压风、供水及巷道排水等重要作用。管路中钢管的使用占据极大极大的比例。
因井下环境所致,钢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壁均会出现锈蚀、污垢等杂质,尤其是在钢管拆除回收过程中其内部更加容易进入煤泥、矸石等杂物。钢管内部的杂质长时间积累将会影响使用效率,甚至发生堵塞,钢管内部的煤泥、矸石等附着力不大,可轻易清理,然而钢管内壁上的锈和污垢牢牢的附着在其上,受制于空间限制极难清除,通常只能通过敲击、加工的长杆铲和刷子进行简单的清理,且耗时长、用工多、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管路内壁清理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井下管道被锈蚀、污垢附着以及煤泥以及矸石等需要处理,并且需要清理的管道半径不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路内壁清理装置,用于井下清洗管路,包括,
转杆,具有丝杆部和光杆部,所述丝杆部的两端均为所述光杆部,
气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
支撑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光杆部上,用于支撑所述转杆使其位于所述管路的中心轴位置,
导向杆,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组件,
往复清洗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螺纹设置在所述丝杆部上,被所述丝杆部驱动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环体,转动套设在所述光杆部上,内部具有第一气胀腔,
第一气胀滑块,为若干个,圆周排列,沿径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胀腔中,且一端部伸出所述环体外,用于在所述第一气胀腔中增压后,所述第一气胀滑块沿径向向外滑出并作用于所述管路的内壁;
所述往复清洗组件,包括
移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丝母,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与所述丝杆部螺纹连接,
钢刷,设置在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管路的一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气胀腔由所述光杆部和所述环体围成,所述转杆内部具有气源通道,所述气源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胀腔连通;
还包括旋转接头,设置在所述光杆部上,一端与所述气源通道连通,一端用于与气源连通;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腔内,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环体与所述光杆部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导向杆上具有二级气源通道,所述二级气源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胀腔连通,
所述二级气源通道具有若干个出气口,若干个所述出气口排成至少一排,
所述移动块上具有第二气胀腔体,所述第二气胀腔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