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51810.3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鹍鹏;李达;张芳;梁效中;李洁;李斌;徐洪;张征;王思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77/82 | 分类号: | C07D277/82;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是由4‑甲酰基三苯胺与2‑肼基苯并噻唑以一定比例在一定条件下经醛胺缩合反应而成,其合成过程仅需一步,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相对简单。合成的分子探针可在三种条件下分别识别Cu2+、Fe3+和Zn2+。分别是:利用比色法识别Cu2+;在乙腈溶液中利用蓝色荧光启亮识别Fe3+;在水溶液体系利用绿色荧光启亮识别Zn2+。该分子探针在不同条件下识别这三种离子的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检测限低,可解决识别一种离子就要合成一种探针带来的合成繁琐、效率低下及成本昂贵的问题,在环境工程、离子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离子检测的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铜是生物体内所必需的一种微量重金属元素,在基本生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充当各种酶的必需辅助因子、促进红细胞生成、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等,但是过量的铜则会损害肝脏和肾脏,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具有生物危害性。作为生物系统中最丰富的过渡金属,铁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如细胞代谢、氧气运输、酶促反应及蛋白质转运等,然而铁的缺乏或过量积累都会影响生物体内正常运转,引发各种健康问题。锌是人体中第二富集的过渡金属元素,广泛地分布于人体的细胞和体液中,参与了众多新陈代谢过程,摄入不足或过多会导致诸如生长停滞、腹泻、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中毒症状等疾病。所以,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发展快速、灵敏、便捷的Cu2+、Fe3+和Zn2+识别方法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荧光探针因其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速且成本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报道的探针多集中于对Cu2+、Fe3+和Zn2+中单个离子的识别检测,而单一探针存在着合成繁琐、效率低下及成本昂贵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灵敏高效、可识别Cu2+、Fe3+和Zn2+的多功能荧光探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识别Cu2+、Fe3+和Zn2+多功能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在乙腈溶液体系中对Cu2+的比色识别和对Fe3+的荧光识别、在水溶液体系中对Zn2+的荧光识别,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具有(Ⅰ)所示的结构:
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在无水乙醇溶液中,4-甲酰基三苯胺与2-肼基苯并噻唑在无水乙醇中经加热回流发生醛胺缩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沉淀过滤,并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干燥进行纯化制得多功能荧光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4-甲酰基三苯胺与2-肼基苯并噻唑的投料摩尔比为1:1.2。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回流时间为3h。
一种多功能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在乙腈溶液体系中对Cu2+、Fe3+识别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锯片PVD涂层前清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