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亚铁溶液连续除杂净化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1779.3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潮(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22;C22B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亚铁 溶液 连续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亚铁溶液连续除杂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氯化亚铁溶液和萃取剂加入传质反应器中搅拌处理;再将混合液引入分离机中分离,得到油相溶液和非油相溶液;将油相溶液引入反应器中,并向反应器中加入碱溶液同时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溶液,对混合溶液加热保温处理;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送入过滤器中过滤分离处理,得到混合溶液中的固体物和胶体;在胶体中加入强酸进行酸化处理,形成有机相溶液和碱液。本方法实现了氯化亚铁溶液中,锆、钛、钒等金属氯化物杂质连续、快速、高效去除,通过有机相中金属离子碱直接萃取分离,缩短了萃取流程,减少了酸碱用量,没有废盐水排除,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连续运行,节约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化钛收尘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亚铁溶液连续除杂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过程中,以富钛料为原料进行四氯化钛生产时,每生产1t四氯化钛就会产生0.1-0.2t含氯化亚铁30-60%的固体渣,全国每年生产四氯化钛共计70-80万t,因此产生的含氯化亚铁固体渣可达7-16万t。
该固体渣水溶后会形成含有锆、钛、钒等金属氯化物杂质的氯化亚铁酸性溶液,利用该溶液制备净水剂时必须除去。
目前实验室研究中,普遍采用多萃取槽法进行萃取除杂。由于,反复多次萃取,流程过长,效率低下、萃取剂劣化严重、生产成本高,无法在工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也有厂家对该溶液进行离心分离,以期望达到分离除杂的效果,但是,分离效果并不明显。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氯化亚铁溶液除杂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氯化亚铁溶液连续除杂净化的方法,本方法通过强力搅拌实现连续高效传质,有效去除氯化亚铁溶液中,锆、钛、钒等金属氯化物杂质,以期得到不含杂质的制备净水剂的原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亚铁溶液连续除杂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氯化亚铁溶液加入传质反应器中;
步骤二:向传质反应器中添加萃取剂并搅拌处理;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混合液引入分离机中分离,得到油相溶液和非油相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油相溶液引入反应器中,并向反应器中加入碱溶液同时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溶液加热保温处理;
步骤六: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送入过滤器中过滤分离处理,得到混合溶液中的固体物和胶体;
步骤七:向步骤六中胶体加入强酸进行酸化处理,形成有机相溶液和碱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氯化亚铁溶液和萃取剂的体积比为2:1~1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所述萃取剂为煤油或磺化煤油与P204或P350或磷酸三丁酯的混合油状液体,所述萃取剂中含有质量百分数为60%~99%的煤油或磺化煤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搅拌频率为50~15000rp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搅拌完成后停车1~60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氯化亚铁和步骤二中萃取剂流量之和等于步骤三中引入分离机中的混合液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四中:搅拌频率为50~1500rp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四中:加入碱溶液至混合溶液的pH为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潮(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飞潮(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表征融合的问句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万用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