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1731.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袁裕泉;林吉珊;张娇;韩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1 | 分类号: | A61K8/31;A61K8/49;A61K8/67;A61K8/92;A61Q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底 变色 基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粉底液变色基质能够根据不同位置的皮肤湿润程度、表面酸碱度自动发生轻微的颜色变化,基于该变色基质,进一步制备一种变色粉底液,该粉底液不仅能够修饰皮肤,起到光滑、提亮肤色的效果,根据皮肤实时的酸碱度和湿润度发生颜色变化,起到即时矫正修饰肤色的效果,整体效果和变色灵敏度高,并且修饰效果持久稳定,即使皮肤出汗出油也不易脱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粉底液作为一种美容修饰的产品,能够遮盖使用部位的色斑、粗糙和皮肤缺陷,达到光滑、提亮肤色的效果。传统的粉底液依靠固体色粉在皮肤表面填充成膜以达到遮盖修饰的美容效果,这类粉底需要依靠涂抹的手法,在不同的部位涂抹不同的量来达到不同的修饰效果,且不同肤色个体适合的粉底液不同,就会导致选择困难。而且由于皮肤容易出汗出油,导致涂妆2小时之后会明显脱妆,遮盖修饰效果变得很弱。
基于此,以变色为概念的粉底也应运而生,变色粉底液不仅能够修饰皮肤,还能够根据不同皮肤状态自动发生轻微颜色变化,以适应不同个体的肤色,起到更好的化妆效果。如公开号为CN1077444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变色粉底,该变色粉底液的变色原理是以无机色粉作为颜色调节组分,依靠无机色粉的填充和成膜以达到修饰美容的效果。但该粉底液使用后不会随着时间发生颜色变化,也不会根据不同皮肤状态自动矫正变色,达不到修饰肤色的效果,是通过不同的使用量来适应不同肤色,而且效果持久性差。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能修饰皮肤,还能根据脸部不同位置的皮肤湿润程度、表面酸碱度的不同而发生轻微颜色变化,以改善肤色,延长修饰效果的粉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粉底液变色基质能够根据不同位置的皮肤湿润程度、表面酸碱度自动发生轻微的颜色变化,基于该变色基质,进一步制备一种变色粉底液,该粉底液不仅能够修饰皮肤,起到光滑、提亮肤色的效果,根据皮肤实时的酸碱度和湿润度发生颜色变化,起到即时矫正修饰肤色的效果,整体效果和变色灵敏度高,并且修饰效果持久稳定,即使皮肤出汗出油也不会脱妆。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粉底液变色基质在制备粉底液或粉底霜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粉底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变色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底液变色基质,由质量比为20~50:0.001~0.01:0.001~0.01:5~20:5~50的β-胡萝卜素、曙红Y、柠檬黄、生育酚乙酸酯和太阳花籽油组成;
所述β-胡萝卜素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乙醇混合流体萃取获得。
本发明上述粉底液变色基质中,柠檬黄在整个配方中提供基础色,β-胡萝卜素和曙红Y会根据皮肤的湿润度和酸碱度发生轻微的颜色变化,在粉色到淡粉色的范围变化,不同部位会表现出不同深浅的粉红色,达到在不同部位的针对性修饰效果。但是单独用β-胡萝卜素或曙红Y,其变色不灵敏,本发明通过将β-胡萝卜素和曙红Y两者进行适当的配合,促使整个基质的变色灵敏度更佳。
生育酚乙酸酯是采用小麦胚芽来源的生育酚经过乙酸酐酯化制备而成的,为本发明组合物提供抗氧化的作用,预防β-胡萝卜素被氧化而影响使用时的变色效果。太阳花籽油为整个变色组合物提供一个基质溶剂,使变色成分的融合性更好且颜色变化更为灵活更自然。
作为一种优选地可实施方式,所述β-胡萝卜素萃取温度为43~46℃,压力为28~31MPa,萃取时间3~5h,乙醇流速为0.5~0.8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