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感应报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0989.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邵良;聂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嘉德物联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烟雾 感应 报警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感应报警设备,包括:感烟装置一和感烟装置二;感烟装置一为上部封闭且下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内部设有感烟传感器、声光报警模块、通信模块;光经过壳体二内部积尘时会出现阻碍光线反射的情况,从而使通过导流孔二、导流孔三、导流孔六、导流孔七导出的光照强度降低,且经过单反玻璃的光照强度降低,人们可以直观的判断壳体二内部的积尘情况;而经过积尘反射至光敏传感器处的光照强度同样降低,从而使控制模块获得相应的检测数据;同时感烟装置一与感烟装置二二者硬件联动监测与门控制,采集数据相互对比再进行反馈预警,提高了检测的精度,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感应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别称火灾烟雾报警器等,由总线供电,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通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这类烟雾报警装置一般称之为感烟探测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防意识的提高,烟雾报警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烟雾报警装置常见的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红外光束感烟式等,由于烟雾报警装置一般安装在固定位置,进烟口暴露在空气中,灰尘通过进烟口进入烟雾报警装置的内部,从而导致烟雾报警装置内部积尘较多,当气流经过时,积尘容易与烟雾感应器接触并出现误报警的情况,现有的烟雾报警装置未能直观的让用户了解烟雾报警装置内部的积尘情况,进而提醒用户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清理或更换,避免误报警情况的出现。
现有的烟雾感应器一般较为灵敏,当有少量的烟气、水蒸气与之接触时,烟雾感应器动作并触发报警,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用户烧水时,产生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不断上升并蒸发,当有一部分进入烟雾报警装置内部与烟雾感应器接触时,烟雾报警装置会产生误报警,进一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家物联共享成为人们的追求方向,现有烟雾感应器缺乏信号共享。
发明内容
因此现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感应报警设备,通过导流孔二、导流孔三、导流孔六、导流孔七、单反玻璃导出光的光照强度判断壳体二内部的积尘情况;而经过积尘反射至光敏传感器处的光照强度同样降低,从而使控制模块获得相应的检测数据以便于人们更好的使用;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烟雾感应报警设备,包括感烟装置一和感烟装置二,所述感烟装置一为上部封闭且下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内部设有感烟传感器、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声光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所述感烟装置二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顶部与感烟装置一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一四周内壁贯穿设置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十字型的中心部的前端、后端、左端、右端均由内向外穿过壳体一的侧壁面并延伸至壳体一的外部;所述壳体二十字型的左、右两侧的后端面靠近下棱处分别开设有导流孔四,前后两侧的右端面靠近下棱处分别开设有导流孔五;所述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部区域的左右两侧的上端面外侧分别开设有感应孔一,前后两侧的上端面外侧分别设有感应孔二;所述壳体二的前后两侧的下端面靠近导流孔四分别开设有导流孔六,左右两侧的下端面靠近导流孔五分别开设有导流孔七;所述壳体一的下端面靠近导流孔六和导流孔七分别开设有导流孔二、导流孔三;所述壳体一底部靠近导流孔二与导流孔三之间开设有导流孔一;所述壳体二位于其中空内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均设有镜面涂层;所述感应孔一和感应孔二上部固定连接有感光模块;所述壳体二中心内部设置有光源模块;所述导流体位于壳体一外部的部分设有单反玻璃并与壳体二中空的内部相通连。
优选的,所述感光模块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底部与壳体二顶部四周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底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感应孔一和感应孔二内部。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壳体二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设置在壳体二中心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六与导流孔二相通连,导流孔七与导流孔三相通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嘉德物联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嘉德物联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本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输送机的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