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0481.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杰;林立娘;郑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改善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速度比较慢的问题,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以及曝气管,曝气管和曝气池的底部之间留有沉淀区,沉淀区内设置有集污管,曝气池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集污管进入或者离开沉淀区的链条,链条设置有两条,两条链条同步移动,集污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链条固定连接,集污管沿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有多个;集污管上开设有排污槽,集污管上设置有堵塞板,还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套接有弹簧;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滑入的限位槽,限位块滑入限位槽内时,限位块压缩弹簧,堵塞板离开排污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生活污水主要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参照图8,活性污泥法的核心在于曝气池1和沉淀池10,混和有污泥的污水进入曝气池1,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消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需要氧气才能不断繁殖,被微生物被吸附的有机物形成悬浮物后再通过沉淀池10沉淀,使得上层清水进入清水池内。为了增大曝气池1中的含氧量,曝气池1主要采用鼓风曝气,在曝气池1底部安装曝气管2,通过鼓风机或者空气压缩机在曝气管2中冲入空气,由曝气管2产生大量气泡,从而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曝气池1中的氧气与沉淀在池底的污泥接触面积较少,从而使微生物的增长速度较慢,导致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速度比较慢。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速度比较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以及安装于曝气池内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曝气池的底部之间留有供污泥沉淀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上开设有用于供污泥进入的进污孔,所述进污孔沿集污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曝气池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集污管进入或者离开沉淀区的链条,所述链条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电机,所述链条设置有两条,两条链条同步移动,两链条分别靠近曝气池相对的两侧上,所述集污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集污管沿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有多个;
所述集污管上开设有排污槽,所述集污管上设置有堵塞板,还包括用于驱使堵塞板关闭排污槽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穿过集污管与堵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堵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驱动杆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集污管外壁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抵接;
所述曝气池包括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位于曝气管的上方且在水面下,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滑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入限位槽内时,所述限位块压缩弹簧,所述堵塞板离开排污槽;
相邻集污管上的第一驱动杆相互错位,所述进水区的第二驱动杆和出水区的第二驱动杆分别与相邻集污管的第一驱动杆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管不断输入氧气,使曝气池中的水能够用于较多被溶解的氧气,两同步传送的链条带动集污管在曝气池的水底进行移动,当集污管经过沉淀区内时,集污管对沉淀的污泥起一定的搅动作用,且部分淤泥会从进污孔进入集污管内,从而使集污管内装有污泥;
当集污管离开沉淀区后,因为集污管在水中移动,集污管内的污泥受到水的浮力,使集污管内的部分污泥从进污孔溢出,溢出的污泥与水混合在一起,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更充分地与水中的氧气混合,从而使微生物生长更快更多,能够加速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华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