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0073.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虞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明新 |
主分类号: | F16L23/024 | 分类号: | F16L23/024;F16L55/24;F16L9/02;F16L9/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式 水利工程 输送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第一弹簧和第二限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的侧面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有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管道本体的侧面内部开设有固定道,且固定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嵌入式安装在卡槽的内部。该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通过将支撑杆内部的螺栓拆卸,将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与管道本体分离,从而将被堵塞的管道本体与其它管道本体,从而对管道本体进行跟换,再对该管道本体进行实时清理,从而不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而在水利工程中为了对水体进行传输需要使用到管道,从而便于将水移动至需要的地方,而一般的管道结构在使用时有一些缺点,比如:
其一,如申请号CN201910349368.1一种水利管道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水流对管体内壁的冲击力较小,从而易发生异物附着在管道的内壁上,从而使得管体出现堵塞,使得管体不可以正常使用;
其二,一般的管道结构在使用时不可以实时进行清堵,由于一般的管道结构在进行拆卸时不可以单独的将堵塞的部分进行拆卸,从而在对管道结构进行清堵时会引起装置一段时间不可以使用,进而不利于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异物易附着在管道的内壁上和不可以实时进行清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式水利工程用输送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第一弹簧和第二限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的侧面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有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侧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柱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固定架的内部,且固定架的纵切面呈“T”形,所述固定柱的侧面等角度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呈“L”形,所述管道本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所述第一限制杆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固定在第二限制杆的侧面,所述管道本体的侧面内部开设有固定道,且固定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嵌入式安装在卡槽的内部,且卡槽开设在管道本体的上端内部,并且管道本体的内部侧面开设有滑道。
优选的,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2层空腔,且2层空腔的位置不重叠,并且管道本体的外侧由吸音棉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麻花杆和固定柱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柱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凸块,所述固定柱和固定架构成伸缩结构,且固定架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导向柱和连接柱,并且导向柱和连接柱的位置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呈“L”形,且导向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上端呈“J”形,并且推杆的上端长度小于导向柱的内部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柱和固定架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柱的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并且滑轮和滑道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等角度设置在管道本体的上下两端,且卡块分别与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为卡合连接,所述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呈环形,且第一限制杆的一侧等距设置有固定槽,并且第二限制杆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且固定杆和固定槽的内部分别卡合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L”形,且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固定道的内部,所述固定道对称设置在管道本体的内部,且固定道分别与支撑杆和连接杆构成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和卡槽为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明新,未经虞明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洁型机床加工废屑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