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9793.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虹光;李帅英;卢琦;严万军;严响林;刘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B65G33/34;B65G53/24;B65G53/34;B65G53/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漏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包括电机、进料口、输料腔体、螺旋叶片、锁气装置、出料口及负压系统;螺旋叶片位于输料腔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叶片相连接,输料腔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输料腔体另一侧的出口与锁气装置的入口相连通,锁气装置的出口与出料口的入口相连通,出料口的出口插入于负压系统内,该装置能够解决负压系统给料时给料装置漏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压系统给料领域,涉及一种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系统漏风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漏风将可能带来负压系统温度达不到设计温度、负压系统压损及爆炸风险等问题及安全隐患,因此,解决好负压系统的漏风对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负压系统自身漏风问题容易解决,但是负压系统给料装置的漏风问题不好解决,特别是负压系统的固体给料系统,由于物料之间存在间隙,负压系统出力变化时物料填不满输料腔体,容易导致外界空气或气体进入负压系统,进而对负压系统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负压系统给料时给料装置漏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包括电机、进料口、输料腔体、螺旋叶片、锁气装置、出料口及负压系统;
螺旋叶片位于输料腔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叶片相连接,输料腔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输料腔体另一侧的出口与锁气装置的入口相连通,锁气装置的出口与出料口的入口相连通,出料口的出口插入于负压系统内。
负压系统与输料腔体的外壁或出料口的外壁密封连接。
进料口及电机位于输料腔体的同一侧。
电机及锁气装置分别位于输料腔体的两侧。
锁气装置入口的管径与输料腔体出口的管径相同。
锁气装置出口的管径小于锁气装置入口的管径。
当物料经过锁气装置时,通过螺旋叶片提供的输送力对物料进行挤压。
螺旋叶片沿轴向分布。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在具体操作时,电机带动螺旋叶片在输料腔体中运动,持续给物料一个输送力,当物料通过锁气装置时,在输送力的作用下将物料进行挤压,以消除物料之间的间隙,避免给料装置低负荷或物料之间存在间隙时,造成外界气体通过输料腔体进入负压系统,进而对负压系统造成影响,有效解决负压系统给料装置漏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2为进料口、3为输料腔体、4为螺旋叶片、5为锁气装置、6为出料口、7为负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负压系统防漏风的给料装置包括电机1、进料口2、输料腔体3、螺旋叶片4、锁气装置5、出料口6及负压系统7;螺旋叶片4位于输料腔体3的内部,电机1的输出端与螺旋叶片4相连接,输料腔体3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输料腔体3另一侧的出口与锁气装置5的入口相连通,锁气装置5的出口与出料口6的入口相连通,出料口6的出口插入于负压系统7内。
负压系统7与输料腔体3的外壁或出料口6的外壁密封连接。
进料口2及电机1位于输料腔体3的同一侧。
电机1及锁气装置5分别位于输料腔体3的两侧。
锁气装置5入口的管径与输料腔体3出口的管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