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9417.0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聪;罗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4/08;H04W76/1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张冉 |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根据待传输数据的优先级调整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以请求上行授权资源传输待传输数据;若发送前导码的次数达到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则发起RRC连接重建。本发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优先级调整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使得终端能够根据自身的上行业务调整申请上行授权资源的耗时,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基站的配置,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在待传输数据的优先级高于预设级别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基站配置的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可以减少申请上行授权资源的耗时,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数据业务越来越频繁,数据业务的速率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当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如果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且此时没有上行授权,需要通过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向基站申请上行授权,终端收到基站下发的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之后才能在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数据。
根据3GPP 36.213协议中的10.1.5以及实网大量测试配置总结,SR配置的最大传输次数dsr-TransMax为64,SR周期最大可配置为80ms,按照如前所述配置的情况下,SR发送到最大次数需要64*80ms=5120ms(不考虑禁止定时器sr-ProhibitTimer的情况)。若SR发送到最大传输次数仍然没有申请到上行授权,则需要通过发起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申请上行授权。
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申请上行授权。根据3GPP 36.3.2.1协议中的5.1以及实网大量测试配置总结,前导码Preamble的最大传输次数preambleTransMax配置为10或者更大,监听窗口大小ra-ResponseWindowSize配置为sf10,Msg3的最大传输次数maxHARQ-Msg3Tx配置为5或者更大,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的时长配置为sf64。在Msg1到Msg3收发正常的情况下,且假定Preamble发送之后,RAR(Random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接收到Msg3发送耗时sf6,Preamble发送到最大次数需要10*(sf64+sf6)=700ms。若Preamble发送到最大次数,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收到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发送的random accessproblem indication时,会认为无线链路失效(Radio Link Failure),终端会发起RRC连接重建流程,重新恢复业务。
综上所述,按照正常的上行授权申请流程,如果终端一直申请不到上行直至主动发起重建来恢复业务,需要耗时6s左右,不管是业务中断耗时还是业务建立时延耗时6s或者业务建立超时失败,都会严重影响业务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行授权申请耗时长影响业务和用户体验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升用户体验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包括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
根据待传输数据的优先级调整所述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
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以请求上行授权资源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封箱机中割断聚脂胶带的切割装置和封箱机
- 下一篇:箱体式的尾气后处理封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