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8808.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江;王建军;桑晓峰;潘伟峰;华波;朱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诸葛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5/04;G01N21/64;G01N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生产过程 化学分析 数据 在线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流动的取样技术,实现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现场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1.0-3.0g试样,分别置于150ml烧杯中,加25ml-35ml水,搅拌使试样完全分散,在搅拌下用滴定管准确加入盐酸,滴加30-40ml盐酸,以水冲洗瓶壁,此时可将溶液加温5-7分钟,用95-98℃的热水将中得到的溶液进行稀释至50ml,盖上表面皿,将烧杯置于蒸汽浴中加热10-15min后,用滤纸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8-10次,将残渣和滤纸一并移入原烧杯中,加入80mL的氢氧化钠溶液,盖上表面皿,将烧杯再次置于蒸汽浴中加热10-15min,加热期间搅动滤纸及残渣2-3次,取下烧杯,加入4-5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然后滴定过量的盐酸至溶液呈红色为止,然后用滤纸过滤,用热的硝酸铵溶液充分洗涤10-14次,重新称量质量后,放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锅中,放入马弗炉中,在950-1000℃温度下保持18-20min,取出瓷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得到水泥的烧失量;
2)称取0.5g试样,置于铂坩埚中,在900-1000℃下灼烧5-7min,冷却,加入0.3g无水碳酸钠,混匀,再将坩埚置于900-1000℃下灼烧9-10min,冷却,将烧结块放置在蒸发皿中,滴加盐酸,然后再滴加1g氯化铵,充分搅匀,至蒸发结块;取下蒸发皿,加入10-20ml盐酸,搅拌至可溶性盐类溶解,用滤纸过滤,将沉淀和滤纸一同放入铂坩埚中,烘干至完全灰化后放入900-1000℃的高温炉内部烧制1-1.5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得到胶凝性二氧化硅的含量;
3)对水泥出料中的三氧化硫的检测采用荧光检测,快速得到三氧化硫的含量占比;
4)对未加工的原材料进行实时在线检测,获取原材料其他成分的含量;
5)通过将上述步骤中实时取样得出的含量占比通过数据传输,反馈到原材料配料端,及时作出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盐酸浓度为0.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1中可通过采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其快速分解且分解完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2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硝酸铵溶液浓度为2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在线分析仪,采用γ射线,对所有进入到生料磨中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出各成分含量并计算出相关的质量控制参数,调整配料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过程的化学分析数据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分析仪采用透射式无接触在线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诸葛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兰溪诸葛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88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