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8379.7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牟宗艳;潘晓洁;杨财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兴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02F3/34;C12R1/865;C12R1/125;C12R1/07;C12R1/25;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雍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循环 水系 统底泥中 病原菌 微生物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百分比计,由10%-15%酿酒酵母发酵液、15%-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5%-20%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15%-20%死亡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35%-40%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百分比计,由12%酿酒酵母发酵液,16%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7%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18%死亡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37%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百分比计,由10%酿酒酵母发酵液,15%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5%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20%死亡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40%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死亡谷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0.6×109—1.5×109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酿酒酵母的有效活菌数为4×107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菌剂复配步骤:按比例混合OD600值均为0.9-1.1的酿酒酵母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死亡谷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获得微生物菌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剂复配步骤之前包括依次进行的活化菌株步骤和一级种子培养步骤;在活化菌株步骤中,使用LB固体培养基分别活化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死亡谷芽孢杆菌,使用MRS固体培养基活化植物乳杆菌,使用PDA固体培养基活化酿酒酵母菌,获得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后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后的死亡谷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菌株以及活化后的酿酒酵母菌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级种子培养步骤中,使用LB液体培养基分别扩增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后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和活化后的死亡谷芽孢杆菌菌株,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死亡谷芽孢杆菌发酵液;使用MRS液体培养基扩增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获得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使用PDA液体培养基扩增活化后的酿酒酵母,获得酿酒酵母菌发酵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级种子培养步骤中,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的扩增条件为:在30-32℃下静置培养;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活化后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活化后的死亡谷芽孢杆菌和活化后的酿酒酵母的扩增条件为:在28-32℃下,置于转速为120-180rpm的摇床中培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抑制循环水系统底泥中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微生物菌剂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所述微生物菌剂的首次投加量为保有水量的0.1%-0.4%,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日常投加的投加量为保有水量的0.0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兴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兴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83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