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及其交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7481.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红;范艳敏;孙浩;曹海涛;文怀涛;王书礼;邬亮;彭浩毅;刘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4;G06Q20/38;G06Q20/40;H04L9/08;H04L9/14;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52369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货币 支付 指纹 系统 及其 交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及其交易方法,包括:交易设备端,用于发送交易数据;硬件媒体,所述硬件媒体为指纹卡,所述指纹卡包括指纹传感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核心处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算法模块、存储模块、异常处理模块、协议处理模块、数据准备模块、指示模块、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算法模块用于生成公私钥对,完成数据的加密、解密和消息认证码MAC签名运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交易数据进行二次加密保存;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指纹对比验证用户身份。通过对数字货币硬件媒体实施信息传输加密及MAC校验、信息存储加密、采用强加密签名算法、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数字货币资产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及其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4G/5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使用日益广泛,移动支付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但由于移动支付和电子支付一样都需要与银行账户关联,并需要至少一方有网络连接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因此支付方面存在限制性。而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DCEP目前定位作为替代现金使用,可在无网络条件下支付双方进行离线交易,在支付手段上对现有电子支付系统和移动支付系统形成有效的补充。
在本质上DCEP是基于密码学安全的电子货币,因此如何保证数字货币的使用安全和存储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数字货币的使用过程中,需考虑面临来自于传输层的安全威胁、应用层的安全威胁和用户身份的安全威胁等,数字货币的存储则需考虑抵御非入侵式、半入侵式和入侵式等安全攻击手段。例如,利用中间人攻击,即窃取或篡改传输层数据对数字货币硬件媒体的传输层进行安全威胁;利用恶意代码、非法获取关键数据等对对数字货币硬件媒体的应用层进行安全威胁;也可能会利用非法身份获取用户敏感身份信息等。
指纹作为生物识别特征,其典型特点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及持续性,用于所有者的身份识别,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其传感器结构适合于在智能卡上集成,进而可以利用指纹替代PIN码达到验证持卡人身份认证的目的,有效地杜绝卡片冒用问题,可提升交易安全性。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及系统方案,通过对数字货币硬件媒体实施信息传输加密及消息认证码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校验、信息存储加密、采用强加密签名算法、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保证数字货币资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及其支付方法,用于实现生物特征识别,保证数字货币资产的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货币支付的指纹卡系统,包括:
交易设备端,用于发送交易数据,所述交易数据包括交易金额;
硬件媒体,所述硬件媒体为指纹卡,所述指纹卡包括指纹传感器;
指纹卡系统,所述指纹卡系统集成在所述指纹卡中,包括核心处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算法模块、存储模块、异常处理模块、协议处理模块、数据准备模块、指示模块、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核心处理单元分别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所述算法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异常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协议处理模块和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核心处理单元传送数据;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口和所述数据准备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准备模块用于将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设备端;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协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数据准备模块连接;
所述算法模块用于生成公私钥对,完成数据的加密、解密和消息认证码MAC签名运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交易数据进行二次加密保存;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指纹对比验证用户身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