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6466.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6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凯进;牟小磊;谭福生;周先春;刘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21D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站 核电 机组 过冷 信号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核电机组包括N个环路,M个设备,该信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获取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当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则核电机组产生过冷信号;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过冷信号。本申请通过分别采集核电机组两个回路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通过此种方式协助操作员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实的过冷信号产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老化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机组的核电控制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现有的核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核电机组的监控子系统、诊断子系统、服务器、通信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等。其中,现有的核电机组的诊断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核电机组的设备的功能状态进行诊断,使操纵人员能了解设备的安全功能、控制功能、报警功能是否出现异常,以使操作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理。
目前,在核电站的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核电机组部件老化,模拟电路虽然会有信号产生,但是无法判断该信号是否真假。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对核电机组的多个仪表或者现象进行一一排查判断该信号是否真假,但是该方案工作量大,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信号是否真假,无法及时响应异常报警,因此,对核电站的设备运行安全造成了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用利用核电机组两个回路的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设备上,协助操作员进行信号的准确判断。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过冷信号识别方法,该核电机组包括N个环路、M个设备及显示装置,该信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获取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当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则核电机组产生过冷信号;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过冷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过冷信号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核电机组两个回路温度值的差值的方法表征核电机组是否产生过冷信号,并且将该过冷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通过此种方式协助操作员进一步确定是否是真实的过冷信号产生。辅助操纵员判断真假过冷信号,能够快速进行虚假过冷信号后续的操作,减少甩负荷深度,较少机组瞬态扰动,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获取N个环路的第一温度值,包括:获取N个环路分别对应的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将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通过第一传递函数处理得到中间温度值;将中间温度值通过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第一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N个初始温度值指一回路中多个环路的多个平均温度值,其中,该多个平均温度值取自用于保护的一回路温度探头。将多个平均温度值中的最小值通过第一函数惯性处理,实现一回路平均温度最小值过滤信号。通过将平均温度最小值过滤信号进行第二传递函数处理得到调节特性设计要求具备的超前滞后功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传递函数为其中,T表示第一时间段,p表示所述N个第一初始温度值中的最小温度值,y1表示中间温度值。第二传递函数为其中,T1表示第二时间段,T2表示第三时间段,y2表示所述第一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T、T1、T2、均为常数,通过上述两个公式进行处理实现仪控回路产生同样效果的功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获取M个设备的第二温度值,包括:获取M个设备分别对应的M个功率值;将M个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根据第二阈值条件转化成第二温度值。在该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温度值设定转化不经过仪控回路中的函数发生器,而直接在系统界面中进行函数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