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5112.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卢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F26B11/18;F26B21/00;F26B25/04;H02K7/06;H02K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研发 密封 性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的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填充有检测水,所述检测箱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检测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座。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对电子产品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把电子产品放置到检测水中,且便于把电子产品从检测水中取出,且便于对电子产品的表面进行风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移动通信产品等。因早期产品主要以电子管为基础原件故名电子产品,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发明电报开始,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电子产品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许多电子产品都具有防水性能,在电子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密封性进行检测,通常把电子产品放置中进行检测,使得不便于电子产品进行放置和取出,取出时不便于对电子产品表面进行风干,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研发用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填充有检测水,检测箱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检测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座,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座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杆,丝杆上螺纹安装有丝杆座,丝杆座滑动安装在检测箱上,丝杆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检测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丝杆的底端贯穿对应的连接座,丝杆的底端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三个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
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上,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双轴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蜗杆,移动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蜗轮,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第二转杆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杆,矩形杆的顶端转动安装在盖板上,矩形杆和第一转杆上均固定安装有链轮,两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呈矩形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丝杆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内壁上开设有密封槽,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密封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转动孔,丝杆与转动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转动槽,第二转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矩形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旋转槽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