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3995.3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朴香美;蔡乾亚;朱明华;孙浩月;李海波;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苗晓娟 |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设计 规则 贯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与系统,根据贯穿孔标准节点图,创建贯穿孔参数模板库;选取板材及型材,获取板材信息、型材信息,自动匹配贯穿孔类型;根据型材、板材信息,批量生成贯穿孔、补板轮廓及厚度信息;根据非标准的特殊需要,定义间距等参数,完成贯穿孔及补板轮廓定义。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少设计员创建贯穿孔参数模板库的工作量;减少设计员对照标准节点图手工选择贯穿孔类型、手工定义参数,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知识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船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行业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技术在船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船体结构中,为确保船体纵向型材连续性,满足结构强度要求,需设计型材贯穿孔。但是,贯穿孔因型材与板材相交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是非正交的情况),导致其轮廓设计较为繁琐。一方面,为了满足型材与板材相交的所有几何场景,基础库设计员需对照贯穿孔标准节点图,针对每个类型进行个性化参数定义,导致贯穿孔类型配置剧增,大大增加了基础库设计的工作量以及难度;另一方面,结构设计员在进行贯穿孔应用时,同样需要对照标准节点图,并结合贯穿孔配置选取对应的贯穿孔进行布置,从而增加了设计成本,无法体现船舶数字化设计要素。
这就迫切需求改进贯穿孔设计方式,从而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与系统,用于解决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结构设计中贯穿孔设计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提高船体贯穿孔设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贯穿孔标准节点图,创建贯穿孔参数模板库;
S2,选取板材及型材,获取板材信息、型材信息,自动匹配贯穿孔类型;
S3,根据型材、板材信息,批量生成贯穿孔、补板轮廓及厚度信息;
S4,根据非标准的特殊需要,定义间距等参数,完成贯穿孔及补板轮廓定义。
优选地,步骤S1还包括:
S11,梳理型材类型,即将型材类型细分为扁钢、角钢、球扁钢、T排;
S12,梳理板材类型,即将板材类型细分为水密板、非水密板;
S13,梳理贯穿孔在船体所在区域,即将所在区域细分为艉部、机舱、双层底、舭部、舷侧、甲板、隔舱、艏部、上建、液舱;
S14,梳理贯穿孔参数类型并赋值,参数类型按可调整性分为内部参数、发布参数,按可赋值性分为自定义参数、系统读取参数;
S15,梳理贯穿孔参数值调整规则,并以代码写入贯穿孔参数模板;
S16,梳理贯穿孔参数模板命名规则,即将型材类型、板材类型、贯穿孔所在区域类型进行编码,并以编码命名贯穿孔参数模板。
优选地,步骤S2还包括:
S21,获取板材信息,即获取板材类型,用于自动匹配贯穿孔类型;
S22,获取型材信息,即获取型材类型,用于自动匹配贯穿孔类型;
S23,获取型材信息,即获取型材名称首位值,用于判断贯穿孔所在区域,自动匹配贯穿孔类型;
S24,获取板材信息,即获取板厚,用于计算补板厚度、板材与型材非正交时补板参数值;
S25,获取型材信息,即获取型材规格,用于计算贯穿孔参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