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3542.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鼎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V40/20;G06V10/26;G06V10/28;G06V10/50;G06V10/764;G06V10/77;G06V10/8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势 数字 阅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通过任意两个自定义手势构成的手势识别实验过程,最终可确定自定义手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手势和不存在映射关系的手势,即识别了过渡手势;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为过渡手势或连续两次手势识别真实结果相同时,在对应手势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值之前,放弃执行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的手势,虽然可能造成对客户需求的延误,但可避免短时间内连续执行相同的手势及避免执行无需执行的过渡手势,避免了阅读行为的误操作;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为非过渡手势且连续两次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不同时立即执行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可立即响应用户的阅读需求,避免时间的延误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势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阅读领域,常通过手势控制终端实现阅读行为,终端首先定义可操作的行为,如翻页、退出、进入等有限数量手势行为,然后从手势识别引擎获取结果,并将结果绑定到对应意图,最后执行手势对应的行为。
正常情况下,对于同一种手势,执行两次相同手势行为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S,如用户当前的手势对应翻页并在1S内未变更手势,则执行第一次翻页行为后的1S内不再执行翻页行为,即相同手势保持的1S内的手势为无效手势。但现实是由于手势识别引擎识别到手势后在毫秒级时间内会持续抛出识别结果,在用户改变手势之前的1S内,终端无法判断无效手势,会连续执行翻页行为,造成阅读行为的误操作。此外,用户发建立手势、变更手势或收回手势时,分别会经历从无手势到目标手势、从第一种目标手势到第二种目标手势、从目标手势到无手势的过程,三种过程中均可能出现过渡手势,即用户不希望执行手势行为的手势,但现实是终端无法判断过渡手势,均执行了过渡手势对应的行为,同样造成阅读行为的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以解决传统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执行无效手势和过渡手势造成阅读行为误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手势的数字阅读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的自定义手势,将自定义手势中的其中一个作为起始手势,剩余手势中的每一个依次作为目标手势,依次进行起始手势转变为每一个目标手势的手势识别实验过程;
获取手势识别实验过程的手势识别实验结果,将手势识别实验结果中起始手势和目标手势以外的手势设为过渡手势,建立起始手势与所有过渡手势的映射关系;
进行数字阅读时,连续获取手势识别真实结果;
若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与上一次手势识别真实结果相同或存在映射关系,则获取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手势的持续时间;在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手势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值之前,放弃执行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的手势;在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手势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立即执行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的手势并对持续时间清零;
若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与上一次手势识别真实结果不同且不存在映射关系,则立即执行当前手势识别真实结果对应的手势。
可选的,设定值为1S。
可选的,获取手势识别实验结果或手势识别真实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视频图像并从视频图像的背景中分割出手势图像;
将分割后的手势图像二值化,转化到规定大小的图像;
提取图像的HOG特征和Hu矩,将HOG特征和Hu矩合并为融合特征向量;
使用PCA算法对融合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
使用训练好的SVM分类器完成对降维处理后融合特征向量的分类,得到手势识别结果。
可选的,获取视频图像并从视频图像的背景中分割出手势图像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鼎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鼎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