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喷式冷却主轴精度自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3240.3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青;班仔优;刘阔;韩伟;姜少玮;韩灵生;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Q11/12;G05B19/4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喷式 冷却 主轴 精度 自愈 方法 | ||
1.一种内喷式冷却主轴精度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热电制冷器(4)作为主动热控制装置,基于主轴精度自愈控制策略实时调整热电制冷器(4)的制冷效率Qc实现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温度场平衡,继而消除内喷式冷却主轴的热倾斜误差实现主轴的精度自愈;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的温升敏感点以及热倾斜误差测试;先于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上布置两个温度传感器,并采取位移传感器1(11-2-a)和位移传感器2(11-2-b)测量主轴末端的热倾斜误差eθ,位移传感器1(11-2-a)的测量值e1,位移传感器2(11-2-b)的测量值e2,则热倾斜误差依据如下公式计算:
让机床正常运行,采集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和位移传感器数据;根据相关性分析选取和热倾斜误差eθ相关性较大的温度传感器的值作为关键点,关键点上表面温度传感器(6)的测量值为T1、下表面温度传感器(9)的测量值为T2;布置热电制冷器装置(4);
步骤2:不打开热电制冷器而正常运行机床通过几组机床关键点温度值[T1、T2]1、[T1、T2]2……[T1、T2]n和对应的热倾斜误差测量点的位移传感器测量值[e1、e2]1、[e1、e2]2……[e1、e2]n,建立关于关键点温度的热倾斜误差模型如下:
eθ=k1T1-k2T2+β (1.2)
式(1.2)中eθ—主轴末端热倾斜误差;T1—上表面温度传感器(6)的测量值;T2—下表面温度传感器(9)的测量值;k1、k2、β—模型待辨识参数,根据最小二乘法如式(1.3)进行确定;
式(1.3)中e1—位移传感器1(11-2-a)的测量值;e2—位移传感器2(11-2-b)的测量值;L—位移传感器1和位移传感器2间的距离;i—第i次试验;c—总共c次试验;
只打开热电制冷器,不断改变热电制冷器的输入电流I,通过对热电制冷系统关键点温度值[T]n和电流[I]n之间的关系建立热电制冷器制冷功率的数学模型:
Qc=f(I) (1.4)
式(1.4)中Qc—热电制冷器制冷功率;I—热电制冷器的输入电流;f—I和Qc之间的数学关系;
步骤3:机床电机发热量QM、轴承热源发热量Qr、冷却介质热交换量QL计算公式(1.5)~(1.7):
Qr=1.047×10-4M×n (1.6)
QL=h(Tsurface-Tcoolant)=h(q)(Tsurface-Tcoolant) (1.7)
式(1.5)中QM—电机发热量;NM—电机的功率;η—电机效率;Mm—电机承受的扭矩;n—主轴转速;式(1.6)中Qr—轴承热源发热量;M—主轴轴承承受的摩擦力矩;式(1.7)中QL—冷却介质热交换量;h—冷却介质热对流系数,和冷却介质流量q相关,固为h(q);Tsurface—流道表面温度;Tcoolant—冷却介质入口温度;
基于公式(1.5)~(1.7),结合热电制冷器制冷功率的数学模型(1.4),则通过不同工况下、不同热电制冷器输入Qc时的关键点温度值[T1、T2],则可建立机床所有热影响和关键点温度[T1、T2]间的映射关系如下:
[T1,T2]=[g1(QM,Qr,QL,Qc),g2(QM,Qr,QL,Qc)] (1.8)
结合式(1.2)、(1.4)、(1.8)、(1.5)~(1.7)构建热电制冷器电流(I)与机床状态参数、机床关键点温度[T1、T2]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式(1.9)所示,并据此制定内喷式主轴温度场主动控制策略函数和主动控制系统;机床状态参数包括主轴转速n、冷却介质流量q和冷却介质入口温度Tcoolant;
I=ξ([T1,T2],n,q,Tcoolant) (1.9)
式(1.9)中I—热电制冷器的输入电流;ξ—映射关系;T1—上表面温度传感器(6)的测量值;T2—下表面温度传感器(9)的测量值;n—主轴转速;q—冷却介质流量;Tcoolant—冷却介质入口温度;
步骤4:正常运行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并每隔半个小时改变机床转速n、冷却介质流量q或者冷却介质入口温度Tcoolant,通过步骤3所述主动控制系统输入来自步骤1建立的信号采集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信号[T1、T2](t),运行步骤3构建的主动控制策略程序,输出温度控制策略指令信号I(t)到热电制冷器,对机床温度场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热倾斜误差的自愈;并根据采集系统的位移传感器1(11-2-a)的测量值e1,位移传感器2(11-2-b)的测量值e2确定热倾斜误差自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2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偏光的光学模组及灯具
- 下一篇:一种COF曝光机专用精密多功能工件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