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3062.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五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五洲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H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苏天功 |
地址: | 5634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镇 高处 电力设备 节能 环保 维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框架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该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通过设置转轮和调节齿轮,利用转轮经由齿轮组、从动轮、皮带传导与调节齿轮转动连接,同时左侧的转轮利用左侧的从动轮转动右侧的调节齿轮,右侧的转轮利用右侧的从动轮转动左侧的调节齿轮,从而达到站在维修架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维修架的左侧转轮调节右侧高度,再由右侧转轮调节左侧高度,相较于其他同类设备,不仅节省电力驱动能源,同时可以自主调节维修架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如信号塔、电箱等电力设备越来越多,用以解决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实用,随着各种电力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设备受损情况也逐渐增加,但是一般的电力设备位置较高,使得维修时需要借用梯子、安全带等工具悬挂,这种方式安全系数低,极易对维修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维修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维修设备,但是一般的维修架体积较大,而且过于笨重,不易移动,,对维修人员的安全性没有更好的保障,同时一般的维修架无法调节高度和角度,需要多人在旁协助配合,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一般的维修架采用发动机供电,从而控制维修架的上下移动,耗电量太大。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便于一个人控制调节高度与角度同时提高维修人员安全系数的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城镇高处电力设备的节能环保型维修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框架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所述转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右侧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框架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啮齿,所述框架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移动框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摩擦垫,所述伸缩柱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承载板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承载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支架内腔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收缩块,所述收缩块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收缩弹簧,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线,所述支架左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承载板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所述踏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踏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线筒。
作为优化,所述车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与移动杆的右侧接触,所述顶杆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于凸起的长度,从而车轮上移带动顶杆上移,通过顶杆与移动杆的接触,使得移动杆向外移动,从而使得凸起与承载板分离。
作为优化,所述调节齿轮与啮齿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齿轮组、从动轮和调节齿轮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从而调节转轮转动,通过皮带使得齿轮组、从动轮和调节齿轮转动,以此控制移动框位置的上下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定位杆的与支架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旋转座,所述定位杆的左侧穿过控制块,所述横杆与定位杆的左侧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踏板下压,带动横杆相下移动,从而带动定位杆的左侧下移,在旋转座的作用下,定位杆的右侧也所至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不再卡住连接柱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五洲,未经李五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