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卸料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40958.7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姜子朋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卸料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卸料筒,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外侧固定连接的溜槽,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指向溜槽的底板,所述筒体的下部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竖直方向设置有平行安装的卡槽,卡槽内卡接有闸门。通过改变原有矩形卸料斗为圆形的筒体,底板的倾斜面给予混凝土以支撑减小混凝土自重对于出料口的冲击,从而使人工能更好的控制流量。竖直设置的闸门,相对原有水平开启的闸门,人工更容易控制出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卸料筒。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人工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卸料斗大多为矩形结构,利用混凝土自重作为压力垂直进行浇筑,几乎无法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量,经常出现放料过多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使得人工浇筑时浪费大量人力、浪费混凝土并且外观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人工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用传统的卸料斗无法控制出灰量,导致混凝土浪费和外观质量不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卸料筒,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外侧固定连接的溜槽,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指向溜槽的底板,所述筒体的下部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竖直方向设置有平行安装的卡槽,卡槽内卡接有闸门,所述卡槽的长度至少为闸门高度的两倍,所述闸门的外形尺寸大于筒体下部开口的尺寸,所述闸门的上端铰接连接有竖直安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中部铰接固定在筒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在筒体上端均匀设置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的尾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杆。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为钢杆。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杆为木杆。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截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有矩形卸料斗为圆形的筒体,底板的倾斜面给予混凝土以支撑减小混凝土自重对于出料口的冲击,从而使人工能更好的控制流量。竖直设置的闸门,相对原有水平开启的闸门,人工更容易控制出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A-A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B-B向视图。
图中:1、筒体;2、吊环;3、闸门;4、卡槽;5、溜槽;6、控制杆;7、加长杆;8、连接件;9、连接杆;10、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