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电气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0726.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候林波;吕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30/18;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二次 端子 一次性 自动 接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电气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涉及自动接线技术领域,所述根据设备编号在数据库中查询出该设备下所有的端子排、端子号以及接线信息,将端子排名称显示在列表中供选择,将端子排下所有接线端子放在分组选项卡中,根据元素类型进行分组得到所有的文字,这些文字既包含端子排名称也包含所有的端子号。该电气二次端子排电气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实现了以数据库数据和厂家提供的端子排表格为依据完全自动绘制端子排接线的设计方式,端子排绘制工作效率提高了80%~90%,使复杂的端子排绘制几乎不占用设计时间,由于采用统一的数据库,使得流程规范化,成品标准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接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电气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普及,设计院在电气二次设计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在CAD平台上的二次开发软件,可辅助设计人员绘制端子、芯线等,然后再自动生成端子排及其接线。
但是,由软件自动生成的端子排与厂家提供的端子排相差甚远,有很多数据没有体现;要增加这些数据,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并且在编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为纰漏,不能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及正确性;又或者选择厂家端子排数据步骤繁琐,人为参与步骤太多,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电气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软件自动生成的端子排与厂家提供的端子排相差甚远,有很多数据没有体现;要增加这些数据,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并且在编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为纰漏,不能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及正确性;又或者选择厂家端子排数据步骤繁琐,人为参与步骤太多,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上一次性自动接线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二次端子排,所述根据设备编号在数据库中查询出该设备下所有的端子排、端子号以及接线信息,将端子排名称显示在列表中供选择,将端子排下所有接线端子放在分组选项卡中,所述根据元素类型进行分组得到所有的文字,这些文字既包含端子排名称也包含所有的端子号,所述根据全字匹配找到与数据库数据对应的端子排头名称文字,从左到右排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个端子排分成九段端子排段,每段的端子排头名称不一样。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示关键字筛选后选择设备编号,框选整个端子排,自动生成端子排接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再循环每一个端子排头名称文字,使用linq找到距此端子排头名称文字最近的,右侧的,并且与数据库数据对应的端子号文字,从左到右排序,由于,每个端子排都会有相同的端子存在,再根据1-21CD端子排和1-21GD端子排都有端子号1、2、3等,这里需要区分当前端子号文字1是属于1-21CD端子排还是属于1-21GD端子排。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该端子号文字基点距离端子排文字基点距离最近,相当于亮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该端子号文字基点的横向坐标大于端子排文字横向坐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相同的两个5-2端子,1应该属于5K2D端子排,2属于5K1D端子排,如果只用基点直线距离作为条件1到5K1D的直线距离肯定小于到5K2D的直线距离就会错误的将1识别为5K1D端子排的端子,同样2距离5K1D直线距离也最近也会识别为5K1D的端子,这样2处就会出现相同的两次接线信息,导致生成错误的端子排接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根据设备编号、端子排名和端子号组合的完整端子号作为条件查询得到端子上详细的接线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